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9 23:29:08 浏览:416
字体:
分享到:

    “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在场代表、委员的热烈掌声。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格外引人关注。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着墨更多,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增长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在讨论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聚焦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大家认为,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深远谋划,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篇章提供了行动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

  不少代表委员对记者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更新了我们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能够兼得。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我们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带来丰厚的绿色红利。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让美丽的家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