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吴松 因为传祺,所以传奇
吴松 因为传祺,所以传奇
作者:姜丹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9 21:46:10 浏览:459
字体:
分享到:

  “一个国家工业的文明程度,就要看它的汽车制造业。中国的飞船都能登上月球了,航天科技这么难我们都自主研发出来了,为什么就造不出闻名世界、带有中国独特DNA的汽车?”

  第一次见到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是在2014年1月的北京。那次来京他不仅仅是为了领取CCTV颁给广汽传祺“中国年度品牌”这个大奖,还要在此转机飞往中东迪拜,为正在举行的世界乒乓球巡回赛男女冠军颁奖。当然,冠军除了奖牌之外还会获得由其赞助的传祺轿车GA3。

  吴松说,广汽传祺多次与国际高端赛事合作,这不仅仅是一个自主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汽车新生力量走向世界的实力体现。借此机会,吴松还将考察中东地区的海外汽车市场。

  在2013年的一年,传祺就像一匹黑马在逆势中爆发,让人们为之惊叹。除了在2013年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还获得了中国首次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最高奖——“轩辕奖”。

  2010年的春晚,当天后王菲将一首天籁的《传奇》沁入每个人心田时,似乎也预示了这一年将成为“传奇”的一年。

  对中国车坛而言,这一年,最“传奇”的莫过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传祺”正式下线。也许,在外人看来创造出一个汽车的自主品牌并非难事,但如果这个“新生儿”从诞生之日即从竞争最为激烈的中高级车切入市场,不跟自主兄弟血拼,而是以精准的市场定位突破合资壁垒,直接到合资蓝海寻求商机,这样的胆识与谋略就无不令人佩服了。

  所以,在广汽传祺总经理吴松看来,2010年是“传祺”元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市场环境不好,仍然“生逢其时”

  有人说,传祺的“诞生”是“生不逢时”。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总销量达627.3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5.6%,形势一片大好。而广汽传祺的首款产品当年9月才下线,还没能在市场狂欢之际分一杯羹就遇到了2011年自主品牌的“滑铁卢”,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611.11万辆,同比下降5.42%,市占率降至42.23%。此时,传祺轿车正式上市销售。到了2012年,随着市场继续增长乏力、自主品牌每况愈下,整体市场占有率甚至跌至41.9%,直至2013年自主品牌的销售状况才稍有好转。

  但在吴松看来,虽然市场的大环境不好,传祺却仍然“生逢其时”。

广汽传祺工厂全景

  传祺的诞生适时地填补了广汽集团的产品空白,拓宽了广汽的产品厚度,也有力地彰显了广汽研发的能力。

  “广汽传祺上市短短3年,就以高品质奠定销售的基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第一年(2011年)销售1.7万辆相比,2012年销量翻番与2013年爆发式增长158%,达到8.5万辆,这样的数字增长让吴松说话时的底气也显得更足了些。

  3年销量连上3个台阶,被市场誉为“传祺速度”的GS5单车月销更是过万。在众多国有汽车品牌中虽不缺乏量的增长,但广汽传祺只凭借3款车型,且定价在12—18万之间,2013年销售8.5万辆这个数字背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在2013年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传祺以97分排名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列中国品牌第一。这着实让吴松“出了一口气”。“业内专家曾认为十年之内,自主品牌突破不了J.D.Power这项调查的平均成绩。现在,他们服了。”所以,当传祺车主转介绍率达到20%至30%,这样的好口碑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汽传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品牌在中国品牌困局中俨然走出截然不同而又大放异彩的瑰丽曲线。

  “打造自主品牌是一种使命”

  2004年,当亚奥理事会宣布广州成为暨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时,此时的广汽集团还在为股份制改革谋划着。2005年,广汽集团以发起方式设立了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没想到多年以后,广汽集团始终以佼佼者的姿态笑傲整个汽车市场,但同时也遭到业内人士的诟病——偌大的广汽集团竟没有自主品牌乘用车。

  而此时的吴松也才刚刚开始筹备建设“一个年产60万台,产值近100亿元的发动机工厂”——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从未想过与亚运会扯上任何关系的他,却因为这个盛会的召开被委任了这辈子最意想不到、也是深感压力的一个职位——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的总经理。

  就这样,经过长达两年的商讨、论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组在2007年正式成立。广汽集团一次性投入68个亿,从零开始做自主品牌。

走进传祺的工厂,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效、整洁。图为传祺的焊装车间

  亚运会的契机,弥补了广汽集团没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缺憾,同时也改变了吴松的命运。

  虽然之前在广汽丰田发动机这个合资企业工作,但对于汽车的整车制造,吴松可谓是门外汉。用他的话说,当时就连汽车的几大工艺都叫不出名字。“回想当初,领导说广汽要成立自主品牌汽车,让我挑大梁,我一听,冷汗都下来了。之后一个月都没睡着觉,头发一把一把掉。”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选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然而吴松却做了这样的选择。

  几年前,吴松到国外车企考察时,美国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不解地问他:“在美国看到的都是美国车,只有少量的日本车和韩国车;在欧洲看到的都是欧洲车,还有少量日本车和韩国车;在日本看到的都是日本车;在韩国看到的都是韩国车。可是到了中国大街小巷,全世界的车都有。中国车到哪里去了?”

  这件事一直让吴松感到惭愧。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刺激了汽车的技术进步。可这么大的市场增长机会,本应成为发展自主品牌的契机,实现中国汽车由大到强,从制造向创造的飞跃。但现实是,自主品牌被合资品牌步步逼退。

  “一个国家工业的文明程度,就要看它的汽车制造业。中国的飞船都能登上月球了,航天科技这么难我们都自主研发出来了,为什么就造不出闻名世界、带有中国独特DNA的汽车?”吴松的反问铮铮作响。这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拷问,也是对广汽乘用车的拷问。

  吴松说,即使拼命也要把这个自主品牌做好、做大、做强!“让国人开车更安全这不仅对得起良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此,吴松异常坚定。

  “国企平台,民企效率,合资流程”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吴松就是这种典型。1963年出生于湖北的吴松有着典型中原人的特点,性直心善、韬光养晦、聪慧机敏,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不服输的精神。

  “我这个人挺害怕失败的,没有把握的事基本不会去做,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广汽传祺GA3

  因为之前在国企工作过16年,从最底层的职工到公司顶层的总经理,所有职位吴松几乎全都做过,他深谙国企经营之道。他告诉记者,国企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创造平台吸引人才,成就一番理想的事业。和传统国企不同,广汽传祺给员工构建一个更公平、公开、公正的成长环境,让员工参与进来,共同在做一份事业。“我们的平台与机制就是:员工不是在为我打工,而是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所以,在管理上吴松采取“权力下移”的策略,让更有经验的人去负责他们所擅长的领域。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众所周知,民营企业生存之道就在于能将市场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吴松巧妙地吸收和借鉴了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的精华,让传祺也拥有了“民企的效率”。

  吴松坦言,在来广汽乘用车之前,他一直在广汽丰田发动机这个合资品牌中担任副总经理。日本人没有让中方员工看到一张有关汽车核心设计的图纸,技术人员也没有偷学到丰田任何关于造车的技术,但是合资的整个流程却让吴松摸了个“门儿清”。“丰田的生产流程更精益,工艺更先进简洁,员工操作更为简单,持续改善也消除了浪费。”于是,搭载了“合资的流程”让传祺事半功倍。

  然而,有一个重要问题一直萦绕在吴松的心头。作为自主品牌,创造属于自己品牌的DNA就要有技术上的正向开发,但这一点对于其他自主品牌都难以做到,何况是没有任何技术基础的传祺!在所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条“鸿沟”。

  即使处境这样艰难,吴松也一样打定主意:“绝不模仿!传祺出生就要有自己的DNA!”

  在欧美汽车工业发展成熟后,后来的日本、韩国、中国的汽车企业都是从模仿开始发展的,这也无可厚非。“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模仿。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很多自主品牌直接照搬国外设计,稍作改动就上市。因此,早期的自主品牌给大家留下了抄袭、模仿的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汽车是个高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高人才聚集的行业,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想在短期内赶上国外,难度很大。好在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有一定的基础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如果再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会逐步走向成熟。”吴松说,正向开发和逆向开发没有绝对的边界,如果能将二者结合,“为我所用”,依然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传祺的第一款车,就是引进欧洲阿尔法·罗密欧的底盘技术。由这个底盘发展起来的两个品牌想必人们都耳熟能详——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吴松直言,“我们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引进它的DNA,然后利用广汽集团的力量进行DNA重构。”

  在吴松看来,引进欧洲技术已经是在走捷径,如果完全的照搬照抄,就连它的缺点也会全部模仿回来。需要是一个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到时候出了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我们对阿尔法·罗密欧的底盘平台和两个系列七款发动机技术做了1200多项的改进,之后对整车进行设计,加入我们之前和本田、丰田合作时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日本严谨而又简洁的工艺链能将欧洲技术会出现的小毛病全部摒弃掉。这样,传祺身上既保留了欧洲车的性能,又具备了日本车的品质。”

  吴松说,这样完美的整合也只有中国人的智慧才能想出来。所以他打趣地说:“我们把欧洲技术、亚洲制造和中国智慧三者结合在一起,最后创造出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品牌,有着自己独特DNA、能媲美世界级品质的汽车!”

吴松带领来访的客人参观广汽传祺先进的工艺流程

:“合资的流程” 让工艺更先进简洁,员工操作更为简单同时也消除了浪费。图为工人在为整车做检测

  曾经参观过广汽乘用车工厂的德国泛博集团全球总裁Martina Merz女士曾给了吴松这样一个评价:“德国在制造领域做得非常好,这是百年传统,但没想到中国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这样的制造水平。”

  第一款车的研发成功,为广汽传祺构建了基础DNA数据库。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更有创造性地去开展。这为广汽全球研发网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在去年,广汽传祺自主研发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高功率、低排量、适应性广等优势,引领低碳经济技术创新趋势,荣获“动力中国2013年度发动机奖”,俨然成为了国内发展T动力的领先典范。

  “安全”才是最大的慈善

  “我们永远把性能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这话出自广汽研究院整车集成首席专业总设计师,一个意大利人。所以,当传祺抛出“为亲人造车”这样的理念时,不要认为这就是个噱头,恰恰相反,广汽传祺从上到下,所有员工已将此概念融进到了血液里。

  “这才是造车的根本。”在吴松眼里,没有一项指标能比得过安全性。

  李书福曾说,未来的汽车就是计算机加电池。在吴松看来这无可厚非,“这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认为汽车无论再怎么发展,再搭载更先进的高科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一点上——安全性。”

  其实,“为亲人造车”的理念并不复杂:车的品质、车的安全,以及让自己的亲人驾驶传祺时也能感觉到自豪、充满荣誉感。所以,吴松讲,“我们就是把品质放到‘尊重生命,为亲人造车’的高度,承诺汽车一经售出,永远关怀。”

  看似豪言壮语,但事实上,传祺就是这样做的。就连A级车GA3也全部匹配了世界著名的车身稳定系统博世ESP9.1、多连杆独立悬挂、超平顺变速箱、电子助力转向等。吴松介绍说,在整车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各种传感器及时反馈车辆信息,实施迅即的电控干预,独立控制油门及各轮胎的制动力,使得操控更平稳、令行驶更安全。

传祺GS5在库木库里沙漠上成功穿越

  吴松说,目前传祺投放到市场的几款车均达到了C-NCAP五星碰撞安全评价,安全性能可见一斑。“外资品牌有的功能,传祺都有,外资品牌减掉的功能,我也都加上了,这些功能有和没有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方面差异明显。这么做,就要是还国人一份呵护、一份自信、一份尊重!”

  虽说广汽传祺在市场中走“中高端”路线,但价格却是“中低端”的。“我们要比外资品牌便宜几万甚至更多。”在吴松的眼中,传祺就是“加量(安全)却不加价”的好车。

  而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广汽传祺也是尽显诚心。“只要有能力,我们就一定会去做。”雅安地震,传祺捐了300万元、青海的羚羊车计划传祺也参与其中,资助贫困孩子移动教学的项目传祺也伸出援手⋯⋯

  也许,这些捐助在大财团面前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这也足显出吴松的侠骨柔肠。要知道,刚刚上市三年的传祺,在前两年都是巨亏的!“如果当时没有集团对传祺的‘硬撑’,恐怕我现在都没有机会坐在这里了。”即使对自己的战略和汽车的品质充满信心,但“赔钱的生意”多少还是让吴松有些底气不足。“那时我都害怕领导叫我谈话。”不过,这样的担心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正如吴松所预期,传祺在2013年逆势爆发,不但没有亏损,反而实现了2.5亿元的盈利!

  其实,仔细想想,汽车领域中最大的慈善莫过于“安全性”了。“外国人总是给中国人的汽车降低标准,所以我们自己不能再降低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标准,提高安全性。”正如吴松所言,传祺确在切切实实在做着“慈善”。因为,“传祺多卖出一辆,国人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少一份事故的发生或者减少事故的伤害都是对每个家庭做的慈善!”

  “没有什么挑战不了”

  得益于对品质的追求,凡是坐过传祺的人都会被他的操控性以及平稳性所折服。吴松说,每一款新车在上市前,他都是第一个试驾者,每驾驶一次他都会提出意见和改进策略直到挑不出任何毛病为止。“因为只有自己开过,我才会放心。”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吴松特别愿意人们亲自来体验传祺。“只要驾驶上传祺,你就能体会到它的流畅、舒适与稳定。”即便在最艰险、最恶劣的路面上,传祺也能将它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在吴松眼中,没有什么是传祺挑战不了的。

  2012年,中澳建交40周年,传祺GS51.8T作为中国唯一汽车品牌参与了穿越全球海拔最高的库木库里沙漠无人区。这是中国汽车首次挑战高寒、缺氧气候,也是城市SUV首次到达这一区域。吴松亲自带队,与40名勇士一同开启了对高原、戈壁、沙漠的复杂路况、变化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秋冬季节恶劣多变气候的挑战。16天的穿行,让吴松激动的不仅仅是传祺挑战成功,并且还听到了这样的评价:“传祺GS5比丰田4500速度还快,丰田4500开到140左右震动很大,传祺是流线设计,越快越贴地。”

  “此次活动的很多参与者,后来都成了传祺的车主。现在传祺在新疆更是大卖。”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之后的挑战更加让传祺“得心应手”。

  2013年2月,传祺将挑战地设在了海拉尔牙克石。“冰雪场”上的传祺表现也十分令人满意。GA5在雪地绕圈速度可以达85公里/小时,而某高端合资品牌只要超过60公里/小时就会冲进雪堆。据悉,此车所搭载的ESP并非博世产品,这让吴松非常感概:“国内一些合资车的底盘本身就不算高档底盘,还纷纷加长以迎合国内客户需求,这是在用噱头掏空中国人的购车款,但又未配备足够可靠的行车安全系统。”也许,只有通过同台竞争才能真正比较出汽车品质的高低。

  经过了沙漠和冰雪的挑战之后,2013年6月,吴松又将目标锁定在陡峭崎岖的贺兰山。“贺兰山有个军事训练场,其中有座山,坡度49°,山顶只有几米宽,其他品牌同级车型都开不上去,只有传祺GS51.8T一举冲顶并稳稳停在上面。”参加这次贺兰山之旅的南美某国大使及夫人在体验传祺车型后表示,“贺兰山地形与我们国家很相似,传祺不但乘坐舒适,驾驶感受也很好,不比美国车差,这车到我们国家肯定会受欢迎!”

  虽然国人心中一直对国产品牌持保留态度,但传祺会用实际行动在向所有人证明:中国人是可以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中国人除了勤劳之外还有智慧和创造力!

  为了心中那份“美好”

  造访广汽传祺的工厂是在深冬的一个上午。1月的广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阴冷潮湿,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里的树木花草依旧青翠繁锦。占地120万平方米的工厂区里种了800棵降香黄檀。虽然还是幼树,但如同列兵般挺拔的树木还是让人感到了生机盎然。

  如果对这种亚热带树木的学名不了解,那么百年后它所成材的木料想必是所有人耳熟能详的——黄花梨。一种名贵的家具木材。

  吴松说树种是他选的。一要长得慢,二要名贵,同时也有实用主义考虑:在广州这种高温多雨的气候下,长得太快的树修剪和维护费用太高。

 

好莱坞大导演迈克尔•贝来广汽传祺参观,与总经理吴松共同植育黄花梨

  这也如同造车,经得起时间锤炼和考验的才是珍品,杜绝没必要的浪费也是提升品质的手段。

  而在这片降香黄檀林中也不乏“明星树”。其中一棵就是指导《变形金刚》的好莱坞大导演迈克尔·贝来广汽传祺参观考察时亲手种下的。也许,百年后在这片工厂中成为珍品的不只是一棵棵名贵的黄花梨木料,还有世界级的品牌——传祺。

  而这也是总经理吴松的愿望。“一心中国梦,世界传祺车。”这幅墨宝就挂在他办公室里醒目的位置。

  吴松坦言,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将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却成为不了老板。“因为我没有老板身上那份魄力和勇气。”也许就是性格使然,不爱折腾的他只要决定去做,就义无返顾直到成功。所以,这一生他只做过三种行业:一个钢铁、一个移植胚胎、再一个就是汽车。他自言,后半辈子也就只干一件事:把传祺打造成世界品牌。

  其实,说来也是天意,本科读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的他在毕业后并没有直接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反而20年后接触了汽车制造业才算是让他的专业真正对了“口”。

  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使毕业后头二十年的工作专业不对口,吴松也还是将这个知名的老钢铁厂干得风生水起。

  “一心中国梦,世界传祺车”

  顾城曾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作为汽车人,吴松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汽车梦。打造一辆让中国人能够买得起、开得起,高品质的、高性能的汽车,这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汽车梦。“让中国人坐国产品牌,坐中国汽车品牌时,感到是荣耀和时尚。尤其要成为政府采购公务车的首选,因为它的品质丝毫不逊于奥迪等国外汽车品牌。”

  当然,他的远大目标并不仅限于此。“我希望创造了这个品牌(传祺)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也喜欢,觉得中国人对世界汽车工业有了一份新的贡献,带来一份新的喜悦,不同于过去的产品!”

  虽然目前传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对于打造一个世界品牌,吴松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世界品牌就是世界级的产品力加上全球化的服务。“在这个服务型社会中,卖一辆车并不是简单地把钥匙交到客人手中就结束了。除了追求细节的品质之外还要做好之后的服务。”吴松说,虽然自主品牌的产品能力在不断提升,但售后服务这一软肋并没有得到整体改善,所以今年的重点工作也将放在提升服务的质量上。

  广汽最早于2014年10月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传祺GA5增程式,在此基础上升级推出插电式车型GA5 PHEV,采用五星安全GAC 车身结构。该车技术路线成熟可靠,搭载1.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94KW的电动机,最高时速达160km/h。电池方面,GA5 PHEV采用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可达600公里,并享8年15万公里的超长质保期。去年底进入上海市场后,首月销量就突破300台。

  就在2016北京国际车展前夕,广汽传祺与优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首批500台GA5 PHEV优步专车将亮相广州街头,为羊城人民带来安全、绿色与环保的出行体验。吴松介绍,除了专车、公务车等领域,传祺GA5 PHEV在私人市场也获得不少追捧,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势头依然很好,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车展当天的发布会上已透露出,广汽2016年将重点推出GA3S PHEV、GS4 EV、GS4 PHEV三款新能源车型。吴松表示,这一阶段推出的车型跟之前的相比已属于第二代新能源汽车,性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从产品具体投放计划来看,GA3S PHEV将在5月下线,6月投放市场。GS4 EV将在6月上市,GS4 PHEV将在9月上市。

2016北京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GS4 EV(左)和EV Coupe概念车(右)

  “今年推出这三款车型后,仍然还是前期铺垫阶段,真正发力要到明年。明年还将推出两款新车,一款是基于A级车平台打造的GE4纯电动汽车,这是一款全新设计研发的车型,性能、技术、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还将推出一款与燃油车共平台的GA6 PHEV车型。“

  在技术路线上,广汽传祺将形成A0~A级纯电动和插电为主、A+~B级插电为主、B~C级插电及混动的三大新能源车型平台和系列产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品质一致性与高标准是产品打造的关键。本届北京车展上,广汽传祺再次与德国博世战略联姻,目前世界排名前十名的供应商均与传祺紧密合作,保障传祺打造高水平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基础。广汽传祺构建了全球研发体系,在短短几年内掌握了被动碰撞安全结构设计、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等一系列正向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并获得了多项专利认证。

  业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普遍看好,但企业何时能盈利仍是一个关键问题。据吴松透露,2015年广汽卖了1000多台新能源汽车,最终赔了1亿多。“亏损也说明了广汽的态度,新能源汽车对安全的要求比传统车更高,我们在构建初期产品时,有些玩命的钱不敢省,扎实做好所有测试实验和品质把控。集团对我们也非常支持,提供大量资金,做好早期亏损的准备。但新能源汽车不可能永远做一个亏本的买卖,预计销量过万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明年就有可能达到。“

  吴松强调,广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遗余力,将投入大量资源。根据三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培育产品的成熟度,再来决定下一步推向市场多大规模。但远期的目标已经设定,即朝着2020年新能源产销突破20万辆的目标全力前进,为达成国家第四阶段油耗目标值5.0L/100Km的要求提供保障。”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总有人下最笨拙的功夫,做最扎实的事情,那就是做一部好车,一部品质过硬的好车。尽管这条路漫长且寂寞,但一朝成功的时候将是光芒万丈,基业长青。”这条路,吴松走得自信而又坚定。

  

  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

  吴松,湖北黄石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以及中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学习,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经济师。

  吴松曾任冶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大冶特殊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吴松现任广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7年4月开始负责广汽自主品牌项目的筹备,短短4年时间,吴松带领一支全新的队伍,突破了一系列难题,探索出了“国企的平台、民企的效率、合资的流程”新型国企管理模式,获得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