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让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
让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7 19:03:19 浏览:542
字体:
分享到:

       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个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小地方一时间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的典型事迹经媒体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他们不畏艰苦、建设生态家园的奋斗精神,打动着千万人的心。

20世纪80年代,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八步沙,沙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吞噬农田和村庄。面对黄沙漫卷的不毛之地,有的人选择了远离,有的人却选择了留下,并且改变它。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花棒、柠条、沙枣、白榆等沙生植物“编”成了7.5万亩“缓冲带”,挡住了风沙侵蚀的步伐,将古浪县与腾格里沙漠相隔。治沙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漠戈壁播下层层绿意,育出亩亩梦田。

38年随风而过,三代人将漫漫黄沙变为绿洲,绿色,成为“八步沙”的主打色。然而,“八步沙”的治沙人却说:“经过38年的努力,八步沙人在沙漠中画出的远不只有绿色。”

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甘塘至武威南铁路古浪段,这些工程经过沙漠时都有八步沙人的保驾护航。八步沙人带领着周边农民共同参与治沙造林,不仅扩大了治沙队伍,也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林场职工年收入由原来的年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林场固定资产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加到2000多万元。

38年前,沙进人退,村民们只能搬出沙区上山谋生;38年后,八步沙成为了一道绿色屏障,越来越多的人重返家园。

现在,八步沙人开始探索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古浪县6万多人的黄花滩移民区流转2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帮助从山区下来的移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之路既是人类顽强的救生之路,也是人与大自然如何相处的探寻之路。它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体现了人类勇于向风沙宣战的无畏精神,更在于用38年的不懈植绿向我们昭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激励着我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