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孙志芳 旗袍女人的“中国风韵”
孙志芳 旗袍女人的“中国风韵”
作者:温来生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7 01:09:01 浏览:617
字体:
分享到:

古韵佳人, 温婉如玉, 香肩蜂腰, 玲珑迷人……

端庄典雅的旗袍,既能凸显女性的窈窕身材,将女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因其款式多样,且四季皆宜,故此,多年来一直都是中国女性最钟爱的服饰。更因此,成为众多藏家情有独钟的收藏之物。

在咱京郊旗袍圈儿,有一位被誉为“旗袍女达人”的收藏者,不仅收藏各时代不同款式旗袍200多件,而且还注册成立旗袍协会,带领几百名姐妹一同穿旗袍,宣传旗袍文化,展示中国旗袍风韵。她,就是怀柔区旗袍协会会长孙志芳。

这位为旗袍而痴迷的优雅女人,占据家中衣柜大壁江山的是旗袍,樟木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依然是旗袍,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旗袍,琳琅满目,艳丽夺目,让人恍若“穿越”到了民国时代……

相遇:暗中清香在,不是幽人难知

“和旗袍结缘是源于一部电影。”孙志芳说,当年,电影《花样年华》的热映,她被穿着旗袍的张曼玉深深吸引。“在电影里,她身着23件不同的旗袍,将旗袍的魅力与美丽演绎到极致,一举手,一投足,女性的内在和外在之美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旗袍的雅韵与风情不停地摇曳……”

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父亲买了一台牡丹牌电视机,虽然只是黑白的,但每每电视画面里出现旗袍,孙志芳都会被深深吸引,不错眼珠儿地盯着,仿佛透过屏幕看到了背后所有的优雅与温柔。也就在那一刻,在孙志芳的心底悄悄埋下了与旗袍结缘的种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疯长”。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孙志芳的脚步都会为旗袍而停留。在她女儿三岁的时候,孙志芳拥有了人生第一件专属于自己的旗袍。孙志芳回忆,从买布料到找人裁剪制作,经历了一年才穿到身上。因为生活在农村,各方面信息比较闭塞,好不容易买的布料又怕裁缝手艺不灵给糟蹋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很落后,认为穿旗袍有伤大雅,总之是“又爱又怕”。

“虽然,第一件旗袍制作最后还是有点小瑕疵,不是很合身,但自己还是敢于挑战世俗,成为村里儿第一个穿上旗袍的女人。”对此,孙志芳非常自豪,并表示直至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因为这件旗袍开启了她人生一段新的经历。

接下来,是第二件、第三件……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每一件无论从设计到工艺再到细节处理,都流淌着孙志芳对旗袍的爱。

旗袍,中国国粹;旗袍,中国名片。每当收藏或裁制了一件心仪的旗袍,孙志芳都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将之穿到身上。“那一刻,自己内心渴望张扬,犹如三月的春风,巴不得一下子就扬起来让世人都看得见我的美。”孙志芳始终认为,旗袍是有魔力的,当你穿上它,展示出的,是最美好的自己。每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的女人,都应该有一件为自己量身打造、只专属于自己的旗袍,每一根丝线、每一条滚边、每一粒盘扣……所有的细节,都只为贴合她、呼应她。

众所周知,起源于清代的旗袍,在上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很快便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后来,受到西式成衣的冲击,有人感叹旗袍的“花样年华”不再。但在孙志芳的心里,旗袍的风韵与风情却是越发清晰,永远,独自芬芳,独自美丽。

出于对旗袍的情有独钟,孙志芳不论行至哪里,总想把漂亮的旗袍收入自己的衣柜,家里堆满了一箱箱旗袍,几乎没有下脚儿的地方。不仅如此,由于旗袍太多,她家每个房间的隔断都是一排顶棚衣柜,视野所及,非旗袍别无他物。这些旗袍风格多样,或端庄,或华贵,或素雅;材质各异,有流行一时的南京土布、阴丹士林、印花绸缎,也有珍贵的香云纱、罗纱、欧根纱;式样也很齐全,有花边旗袍,四扣领旗袍、双面绣旗袍……等等,不一而足,堪称难得一见,记录了那个年代时尚变迁的痕迹。

“旗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人把它定义成了宴会礼服,少有人日常生活中穿着。”孙志芳风趣的说道,“只因在电影里多看了一眼,我就春夏秋冬从未离身。此生要和旗袍谈上一辈子的恋爱,而旗袍便是欣赏自己的那个男生,时刻提醒自己,穿上旗袍就要让自己美到极致!”

与旗袍甫一相遇,孙志芳即叹“这么美的衣服,又是中国的国服,怎么少有人穿呢?为什么不让周边的姐妹们一起穿?”

没成想,孙志芳一呼百应,成百上千的旗袍爱好者慕名加入到其中,并成立了怀柔区旗袍协会。目前,协会正式会员人数到达200人,平日学习观摩人数几千人。短短半年时间,旗袍协会义务培训旗袍相关知识万余人次,经常参加市区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展示旗袍文化,讲述旗袍故事,成为京郊最大的旗袍“闺蜜圈”。“能把爱好当成事业,每天乐在其中,我觉得很幸福。”孙志芳幸福的说道。

 

相知:礼仪之服饰,行走坐卧皆规范

“对我来说,旗袍更像是一种束缚。每当穿上旗袍,就会自然而然保持形体,学会收敛,觉得唯有优雅二字才配得上旗袍。”孙志芳认为,作为一种东方特有的优雅服饰,旗袍应该日常化,走进女性的平日生活,让大家穿上后更自信、更有韵味。

高领、大开襟、一丝不苟的盘扣、配色精巧的边领……虽年近半百,但孙志芳看上去却十分年轻、优雅,因为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穿着各色靓丽的旗袍,浑身散发着精致典雅的气韵。在她看来,旗袍可以让女人散发出由内至外的美。

甚至可以不靠近,就能感受到这种美的力量和温度,让人心生倾慕。

“这是旗袍的风韵!”孙志芳自信地说道,穿着旗袍的女人是行走的中国符号:旗袍勾勒出东方女子玲珑的身形,既展得了传统女子的温柔,亦压得住西方女子的妖娆。古人买椟还珠,皆因美妆奁堪配珍宝珠;这样动人的衣服,自然对女子有更高的标准。

中国女子小时候肯定都受过这样的教育“女孩子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孙志芳表示,旗袍是唯一一种带着礼仪要求的服装,从穿上的那一刻起,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就拿坐姿来说,臀部不会全部都在椅面上,双腿也会自然弯曲。”孙志芳说,如果穿旗袍,从发型到佩戴的饰品,都要特意挑选,精心搭配。唯有如此,才能穿出旗袍的东方韵味。

在孙志芳眼中,旗袍更是神圣的,终要情怀舒畅,风景熨帖,时机恰当,方能登场。于是,生活中,孙志芳无论去做什么,总是离不了旗袍,而且根据场合选择旗袍,搭配鞋子、妆容、发型、首饰、手包,一丝不苟。

“旗袍的立领是要求不要东张西望,要时刻规范言行;窄的下裙摆要求你走路时不得随意乱晃,更不能勾着背、缩着肩。旗袍穿身上决不能松松垮垮,这样看着也别扭。其实,旗袍穿的好的女子都是有仪态很端庄,一举手,一投足,姿态万千,典雅雍容。”孙志芳表示,即便做不到仪态万千步步生莲,至少也要做到头正,颈直,双肩打开,脊背挺直,收腹,立腰,提臀,不急不躁。无论何时,记得保持浅浅的微笑,既让旗袍的古色古香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会让更多的人发现你的美。

谈及未来,孙志芳信心满满。为了普及和弘扬旗袍文化,孙志芳的旗袍协会设立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旗袍爱好者活动中心,并不定期举办各种旗袍展演展示公益活动。今年,她还准备新建一处旗袍休闲花园,希望吸引更多设计师来此进行创意设计,在时尚和传统中展示中国旗袍的文化和风韵。“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带领姐妹们穿着旗袍,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走台展示,让旗袍文化走向世界……”孙志芳对此充满期待。

 

相惜:一针一线缝制,温柔以待美丽

爱旗袍,懂旗袍,惜旗袍,藏旗袍……

女人天生爱购物。但与绝大多数女子不同,孙志芳喜欢逛的不是商场,而是古玩市场或个性店铺,喜欢买的不是应季新款,而是各式的老旧旗袍。在她的衣橱里,几乎全部空间都被各色旗袍占据。而这些旗袍,基本上都是她各地淘来的藏品,有的甚至是唯一。

对孙志芳来说,旗袍就像她的孩子,她希望有人赏识,因而,有时会用部分难得一见的“镇柜”藏品出来展示;但又舍不得,故并不经常。她将自己收藏的旗袍称为“奶奶们的青春记忆”,因而特别的真爱。孙志芳笑着说,这在民国时期能穿上一件做工精美考究的旗袍,就相当于当时的“普拉达”、“范思哲”,美的可是不要不要的……

纵观孙志芳收藏的旗袍,总的来说都不算贵,百八十的有,千元以上的也有。“旗袍的美,只有穿到身上,才能真正体会的到。”孙志芳说,每当有旗袍买回来或收藏到之后,她并不是从此就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先穿上身,且从鞋子、披肩到胸花、耳环、头饰都一一搭配好,尽情展示旗袍的美。

“如果是定做一条像样的旗袍,全身需要测量的位置不少于二十个。像东方美人,事无巨细、适可而止。”孙志芳介绍,有时也会选好布料自己制作,不同的花色材质、不同的细节处理,不同的聚会场合,总能用旗袍演绎出最贴切又最特别的着装风格。

旗袍是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以浓郁的诗情、流动的旋律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工艺,单是领子就有十多种,各种针法、绣法等特殊技法多达几百种,比方说镶嵌工艺,有一镶、两嵌、两滚等特殊技艺,包括旗袍领子上的盘扣,有几百种盘结方式。以前学做旗袍的学徒,从缝纫、盘扣到量体、打样,几乎要6年时间。”孙志芳深有感触地说,要订制一件专属于自己的旗袍,一定要有耐心,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是必须要花的时间。

孙志芳坦言,收藏旗袍并不为投资、猎奇,所以她家的旗袍藏品并非全是品相完美的精品。有些收来时有污迹,她会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能处理干净的很好,倘若没办法处理干净的话,也并不太在意,就按旧式样保存好即可。除了关注样式、花色等旗袍自身的美态外,孙志芳还特别是关注每件旗袍背后的故事,并一一做以标记和简要赘述,尽可能将旗袍背后的故事展现给大家。

现如今,照顾收藏的旗袍,亦是孙志芳的工作之一,每每都亲自打理,决不假手于人。

有一次,孙志芳不在家,一个女孩子出于善意帮她打理一件真丝的旗袍,结果处理不当。等她回到家中,那件旗袍已经受损,她心疼至极,此后再也不让谁碰她的旗袍。

天气晴好的时候,孙志芳还会把她的“宝贝”拿出来晾晒、欣赏,每件都爱不释手。只要觉得今天适宜打理旗袍,所有的事情都要为之让路。“朋友约吃饭,也只能等雨天了……”孙志芳笑着说。

 

相伴:透过流年纱幔,品读旧时味道

“旗袍,有完美流动的线条,有古典唯美的诗情,还有一种令人仰望的高贵画意,让很多女子拥有了如水婉约的情怀。”孙志芳说,许多时候,旗袍绾结的性感,精致,浪漫令人叹为观止。旗袍的精妙在于那高高竖起硬领和恰倒好处的收腰,女子配上旗袍,内修外敛,凹凸有致,一领一衩一窈窕,天生就是一段风流婉转的韵事,其淌出的又何止是万种风情?

说起旗袍,说起自己的收藏,孙志芳总是滔滔不绝,嗓音柔和,音调愉悦,那份喜爱掩都掩不住。孙志芳表示,喜欢穿旗袍的女人,应该大多是静默成诗的,婉约中透着古意,当她们携一袖暗香流韵,带着深深浅浅的心事,穿过岁月风尘时,身后,便也留下了一路风情和一路幽歌。把东方女子的传统美感,亦是半遮半掩的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孙志芳认为,旗袍给人感觉是并不张扬,也不矜持;并不夸张,也不自大。她落落大方,大家风范,集中了东方女性以至东方文化所有的隐忍、从容、善良和坚忍不拔。也因此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穿旗袍的女人依然韵味无穷。

“旗袍的魅力离不开女性身体的呈现,而旗袍的文化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巨轮而演变——从宽大的长衫到贴身的剪裁,从及至脚踝改良为及膝款式,袖高、边饰、领头、开衩,花样翻新又万变不离其宗,连同思想解放、新旧更替,都被一针一线地缝进了旗袍里。”孙志芳说,收藏旗袍,既是收藏昔日生活的“味道”,也是重拾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作为行走的艺术、流动的风景,旗袍,传播着东方女性的美丽和智慧,深远的继承,时尚的点缀,是东方女性着装的不二选择。

人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而对于孙志芳来说,穿旗袍,研究旗袍,收藏旗袍,宣传旗袍,她的生活乃至生命都是旗袍。

生活中,旗袍已经成为孙志芳的日常着装,每天出门前,打开衣橱挑选旗袍,成了她最乐意做的事。而每次出行,几乎都会吸引许多人的目光,因为她总是穿着各色靓丽的旗袍,无论春夏秋冬。高贵的、华丽的、娇俏的、书卷的、内敛的、温婉的、休闲的,不同的花色材质、不同的细节处理,不同的聚会场合,孙志芳总能用旗袍演绎出最贴切又最特别的着装风格。在她看来,旗袍可以让女人散发出由内至外的美。

因为旗袍,如今在怀柔区甚至京郊各区,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孙志芳的,即使叫不出名字,也会说:“就是那个穿旗袍的”。

而对于旗袍,孙志芳也有自己的梦想,她希望到60岁的时候,收藏的旗袍能达到上千件,并申请相关吉尼斯纪录。同时,也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旗袍迷们,将旗袍这一传统的中国美继续传承下去。

“今生,旗袍,于我,永远是一种无言的诱惑,也永远是一种割舍不了的情结。”孙志芳坦言,旗袍,像一阕旧词,又像一首婉约诗,早已领先于一般意义上的服装,永远是所有美丽衣裳中的佼佼者。它的存在,可以让满街华彩变得暗淡,它的东方美,东方神韵,已经成为历史经典,无可超越。无论何时,都可以从时装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独领风骚。

说不尽旗袍美感,道不完旗袍情愫。孙志芳不禁感叹,透过流年的纱幔,去品读旗袍,慢慢地,一定会读出旧时光的味道。说不清,究竟是女人诠释了旗袍的韵致与美丽,还是旗袍成全了女人的婀娜与风情。总之,一个有着优雅气质的女子,当她云鬓高挽,淡扫蛾眉,薄施粉黛,轻裹一袭雅韵旗袍,擎一把油纸伞,暗香流泻,在烟雨蒙蒙中,袅袅而去时,那景象,足以倾城,让人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

文   温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