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最多跑一次 让政务效率驶上快车道
最多跑一次 让政务效率驶上快车道
作者:问津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6 20:38:30 浏览:413
字体:
分享到:

       “以前办理出入境证件,至少4次才能办好。自从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后,现在1次就能办成。希望通过中国侨联对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便民措施表达感谢。”这是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秘书长杨苏荣写给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的一封信。

       2016年12月发端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截至2017年底,浙江“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87.9%和94.7%。

       “这项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浙江实践,有力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深刻变革。”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亲身体验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利。2017年夏天,他在杭州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业务,“原需跑3个窗口、至少3小时,现在1个窗口、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

       “最多跑一次”,倒逼政府部门向自身利益开刀。目前,浙江实现省级部门非涉密办事项目网上申请渠道全覆盖。丽水市开通投资项目审批中介网上竞价系统,破除中介垄断;宁波市探索特定区域“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模式,变重复跑为集中跑……部门间信息共享了,沟通顺畅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最多跑一次”,既瞄准经济发展难题,也聚焦社会民生短板。户籍办理、房产过户、合作医疗报销等事项办事量大,百姓反映强烈。“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进“一窗受理”向县乡村及企业延伸下移。

       “最多跑一次”,助推大众创业热情。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84.4万户,同比增长18.2%,其中新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比分别增长25.4%和15.2%。跑一次市场监管局,当天办好执照,这在浙江已很寻常。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浙江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达665项,几乎涵盖百姓生活、企业经营的大部分领域,其中174项实现“零上门”。

       党的十九大要求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面对百姓新期盼,浙江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不但要求跑得“快”,还要求跑得更有“质量”:各级政府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做到省、市、县事项统一,流程统一,材料统一;借助大数据,实时掌握“跑一次”过程中遇到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选定最佳解决路径,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窗口示范满意度高

       仲春的衢州,分外“火热”。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内,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百余个项目正全线推进。浙江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150吨量子点胶水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部分设备正进场安装,即将投入生产。“没想到项目进展这么快。”企业项目负责人苏叶华说,去年6月他们摘牌拿到土地后,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图纸的审查备案,且全程电子化,一次都不用跑,省时省力,“衢州‘最多跑一次’办事快、效率高,我们选择衢州,真是选对了!”

       作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先行先试地,衢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勇担当、善作为,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成为全省“标配”;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基层治理综合平台、政务服务标准化、无差别受理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多审合一”“测验合一”等走在全国前列。衢州成为浓缩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扇“窗口”。

       改革一年多来,衢州“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8.6%和97.2%,均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衢州是浙江省率先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探索“一站式”服务的市。最初,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有40多个部门进驻,实现了各部门办事窗口的物理集中。但就像开了个百货店,群众和企业办一件事情,还是要在各“店铺”之间来回跑、多头跑、重复跑,甚至还要在家里和行政服务中心间跑好几趟。中心工作人员刘文广指着大厅内一排排办事窗口告诉记者,比如最为复杂的投资项目审批,涉及10多个部门,办下来快则数月,慢则一年多,这背后有部门之间多头受理、各种证明反复提交、审批流程自成一体、数据信息长期孤立等各种原因。

       “最多跑一次”,变群众进行政服务中心“一门跑”为“一窗跑”,这样的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涉及重塑政府权力运行逻辑,重构办事规则流程,重建新的责任体系。改革的目标,是让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变为找“政府”,部门从“各自为战”变“协同作战”,部门的行政权力变为行政责任。

       “我们要继续发扬敢闯、敢冒、敢干的创新精神,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衢州市负责人对进一步改革信心十足。

       据介绍,衢州积极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前台窗口一窗受理,后台完成材料的分类、转交、办理等流程。据此,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400余个事项被整合成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等六大板块,企业和群众从此由“跑多个窗口”变为“只跑一个窗口”。

       没想到,实际运行起来,“状况”频频发生。第一天,不动产登记业务只办理了60多件,远未达到此前每天200多件的量,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办事群众也颇有怨言。怎么办?每天下班后,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捧着盒饭开会,一个个问题梳理,一次次对接协调。4天后,不动产登记业务每天的业务量恢复到200多件,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试运行一个月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效率整体显现,平均审批时限缩短了20%以上。

       翻过窗口整合这座山后,新的“拦路虎”又出现了。各部门人坐在一起,但数据没有“坐”在一起。当时,很多材料需要人工传递,并“二次录入”,成本高,效率低。以数据共享催生部门间办事“化学融合”,变得刻不容缓。

       “我们的信息系统很多是国家部委或省里建的,必须依靠省市联动。”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数据共享工作的李文阳说。

       2017年3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协调公安、科技等14个省级部门齐聚衢州,集中攻坚。一个多月后,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已可调用省数据管理中心的人口户籍信息、婚姻登记信息、企业基本信息等36类数据,公安、国土、社保、国地税、公积金等市级部门系统的数据也可共享共用。一个个长期割裂的信息孤岛终于被串联到了一起。 

       衢州没有停下改革脚步。4月24日上午,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马以波走进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工地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他发现,熟悉的办事大厅一夜之间变了张“脸”——45个窗口削减到了24个,窗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企业投资项目”“商事登记”等部门标识不见踪影,工作人员告诉他,取一个号就能在任意窗口办理。

       这天起,“无差别受理”窗口服务新模式正式上线,解决了窗口之间忙闲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

       “无差别受理”意味着窗口工作人员要从“专科医生”变“全科医生”。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徐小青,此前是投资项目窗口的业务能手,但现在她要掌握35个部门的900多项事项,其中高频事项就有300多项。记者遇见徐小青时,她正趁午休间隙“啃”着几万字的“最多跑一次”文件汇编,“下班后要参加培训,周末还有模拟实操,每天都像‘魔鬼训练’。”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时代出考卷、群众有呼声、省委提要求,也是衢州提升营商环境、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衢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衢州要上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积极推进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激发更为强劲的内生动力,释放更为丰厚的改革红利,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多跑一次”

       3月5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是中央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次充分肯定。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中央深改办建议向全国复制推广浙江经验。

       “最多跑一次”改革,其初心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技术支撑,路径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的“乘法”,实质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千里之外的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看到大厅大屏幕上的直播,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服务中心业务处处长曹云说:“作为一名窗口工作人员,我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带给企业和群众的满满获得感体会最深。”

       “‘最多跑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进一步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也对浙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总支书记张天任建议,浙江要进一步打破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孤岛”,统筹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索实践。”

       来自山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也非常关注这项改革。他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改革极大优化了浙江的营商环境,浪潮集团今年将在浙江开展大数据相关业务。

       “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啦,为你们点赞!”在杭州市富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张师傅,对电力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在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后,这样的赞叹和感谢变得常见起来。

       有关专家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努力做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以实际行动增强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最多跑一次”的核心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也是以方便群众办事来倒逼减政放权,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浙江的经验看,“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得到办事群众的点赞。“最多跑一次”接下来的改革将向纵深推进,也就是在乡镇和村中实施“最多跑一次”的延伸改革,使最基层的群众不用出门就能切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文/摄  问津)

编辑:顾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