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是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蓝天白云,满眼盈绿。万亩整齐有序的枸杞园在蓝天白云下铺开,漫山遍野的枸杞树上挂满娇艳欲滴的红枸杞,一眼望不到尽头。田间人头攒动采枸杞,车间机器轰鸣忙加工,一辆接一辆的货车沿着万亩庄园的枸杞大道不停穿梭在田间。
然而,6年前的这里,却是另一番样子:无人居住的沙碱地,风沙肆虐,不通水电,是一片地图导航都搜不到的贫瘠之地。
从黄沙漫舞的荒地变成蓝天白云下的枸杞田,沧海桑田的巨变,要从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的创始人之一张旭说起。
2013年,张旭与这片土地结缘,并决心用毕生的心血来浇筑这一生态梦想。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张志国
转战枸杞行业
张旭,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3年合伙成立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
张旭出生在枸杞种植世家,从小对枸杞有着一种情怀,2008年他跟随父辈到青海、甘肃、新疆等地种植枸杞,一干就是七八个年头,在这过程中,他一方面向父亲学习传统枸杞种植技艺,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新品种枸杞种植、修剪技术及田间管理各类知识,种植规模发展到几百亩。历经8年磨炼,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枸杞种植管理和加工经验,为今后的返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张旭怀揣着对家乡土地的眷恋与热爱,和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投身中宁枸杞产业,立志要种出更放心更高品质的中宁枸杞。
中宁是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有六百余年的栽植历史,是一张饱含文化内涵的产品名片。独特的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决定了中宁枸杞的稀缺性。近年来,随着全民养生意识的提升,中宁枸杞更是成了全民网红食品。
张旭带领团队开始在中宁寻找枸杞种植基地,经过近一年的苦苦寻找和对比研究,中宁红柳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优势被张旭一眼相中。
“红柳沟枸杞小产区是枸杞之乡中宁县最干净最原始的一块风水宝地,周边十几公里没有村镇,享有枸杞原产地独有的经纬优势,灌溉水源发源于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弱碱性水,具备生长高品质生态枸杞的优势。”张旭说,但是摆在眼前的最大困难是这块宝地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车,没有任何生活生产设施。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事业,就一定要把它做下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寻找小时候的味道
2013年10月底,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即将到来时,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破土动工。
说起当时垦荒的经历,张旭仍然记忆犹新,“隆冬寒天,我们一帮人连天昼夜赶着干活,为的是赶来年3月做好种枸杞的准备。临时搭的三个帐篷是我们的办公室,也是我们的‘家’,冬天睡在里面大风刮得呼哧呼哧。春节期间,我们也只给自己放了三天假。”谈起那段时光,每一个玺赞垦荒者眼睛里都泛着泪光。
凭着这股子拼劲儿,张旭带领团队在2014年3月硬生生地开垦出2000亩土地。
3月下旬,在种植枸杞的最佳季节,近45万株优质枸杞苗“落地为安”,成活率达到90%,这也打破了业界人士当初对庄园“2014年绝对无法栽种”的预言。
起初,玺赞团队的梦想还不能被称之为梦想,按照张旭的说法,就是种上几千亩枸杞,待到枸杞成熟之后直接卖给收枸杞的人就行。直到一件小事的发生,彻底颠覆了张旭最初的想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刘拓(左二)在中宁县县长何建勃(左一),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贵武(右二)、副总经理张旭(右一)的陪同下调研玺赞枸杞庄园
在一次聚会中,张旭将玺赞枸杞赠送给了一位朋友,几天后,这位朋友打来电话说,他把枸杞送给了自己的母亲品尝,没想到母亲居然流泪了,告诉他,这个枸杞就是自己小时候吃到的枸杞味道。
这件事对张旭的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宁人,从小也是吃着中宁枸杞长大的。可这些年为事业奔忙,却忘记了最初的那份情怀。
花了这么大的心血,为什么不扩大种植规模,创立自己的品牌呢?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认可,紧接着,张旭开始着手规划他的枸杞梦想。
经过6年的建设,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从最初的2000亩开始逐年扩大,到2019年,庄园面积达到13000亩,枸杞开发面积已达到10000亩。目前,庄园内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都已完善,成为一家集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化庄园。
近年来,庄园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品质发展、品牌发展和融合发展,现已成为宁夏独具优势的标准化庄园枸杞生产基地。
坚持做生态、绿色、
原味、限量的枸杞
近年来,伴随着中宁枸杞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枸杞市场也鱼龙混杂,在张旭看来,要想在这个庞大的市场内异军突起,必须秉持生态、绿色、原味和限量的理念。
因此,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从建设初期,就一改过去平田整地、高密度种植、大水漫灌、加工粗放等传统枸杞生产方式,整个庄园保持了原始的地形地貌和千万年形成的宝贵耕作层土壤,几年来,这里植物繁茂多样,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珍贵的野生枸杞、苦豆草等植物更是得到了很好保护。
庄园采用现代GPS等规划技术,保证枸杞树株距行距的标准统一,一米株距、三米行距,既有利于机械耕作,又保证了每棵枸杞树有充足的土壤面积和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采用以色列先进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了用水,提高了肥效。
“我们庄园的枸杞全部实施标准化种植,按标准每亩地栽种果苗220棵,这样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通风好,日照充足。我们的枸杞就是要摒弃以往只重产量忽略质量的旧观念,坚持做最自然最优质的生态原产地庄园枸杞。”张旭说。
张旭说,这种观念从一开始就被灌输到每一个玺赞人的头脑中,“庄园第一次栽苗时,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将每亩地的苗坑打成了400多个,公司坚决将已经完成的200亩地全部推平重新种植。从那以后,按标准种植成为我们每一位员工严格遵循的目标。”
张旭满怀信心的说:“我们玺赞庄园枸杞,不掺杂一粒外面的枸杞”。确实,枸杞从育苗、种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摘、清洗、烘干、仓储、加工、产品发货,所有环节都在庄园完成,实践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张旭向记者介绍玺赞庄园
庄园按照标准化种植、洁净化清洗、清洁能源洁净化烘干和10万药品级GMP车间智能化生产等工艺流程,建立了全程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了所产枸杞产品品质。
现在,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已成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枸杞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张旭始终恪守“庄园枸杞品质”的生产标准,将庄园枸杞的标准和质量贯穿于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与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枸杞工程中心、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欧陆分析技术服务公司、中国中医药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科研院所和认证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持续升级玺赞庄园枸杞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庄园被评为国家枸杞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首批有机枸杞认证试点、全国首个“中国森林生态药材枸杞种植基地”、全国首个道地药材中宁枸杞示范基地,强化了玺赞庄园枸杞“杞中之玺,众口称赞”品牌形象。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带动群众一同致富
站在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的观景台上,眼前10000亩枸杞为连绵起伏的山坡披上了绿色的衣裳。整个庄园很像一个“聚宝盆”的形状。这片保留原始地貌的土地,周边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张旭和团队萌生了要做以生态庄园枸杞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想法。
“我们庄园有历史悠久的饮马湖,还有奔腾不息的红柳沟,还有野生枸杞园,这些天然的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付出就有回报,由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申报并实施,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成功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卫市中宁县枸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张旭和参加2018枸杞产业博览会的嘉宾、88岁的枸杞奶奶盛瑞玲在一起
张旭这种不懈努力、认真敬业的“玺赞精神”成了公司员工的榜样,激励并引导着大家继续前行,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玺赞庄园未来的发展道路,即把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与全域旅游作为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将玺赞庄园打造成为集休闲农业、健康养生旅游,绿色高效循环的智慧农业示范区而继续努力。
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靠近红寺堡和中宁移民安置区,群众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比较困难。
庄园自建设以来,张旭本着“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初心,带动庄园通过解决就业、技术培训、产业带动、利益联结等方式,致力于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现在庄园每年稳定就业的周边群众有300多人,季节性务工人员1000多人,每年为贫困群众创收近20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扶贫、产业的融合发展。
玺赞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张旭告诉记者,他们一定会秉承“做品牌就像做人一样”的理念,秉持“生态、品质、信任”的承诺,坚守品质支撑,坚信品味引领,注重品质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精心打造天然真味的生态原产地全产业链庄园枸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