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搭建林交会大平台 促进林业大发展
搭建林交会大平台 促进林业大发展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2 15:14:00 浏览:1810
字体:
分享到:

       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是在菏泽市已举办十六届的林业展会。近年来,该市依托林交会平台,积极扩大全国林产业经贸技术交流,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逐步形成“展会带市场,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了集资源培育、林木加工、林产品交易三位一体的林业产业新格局。今年10月25-28日将在中国林展馆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体现林业特色,突出企业主体,推进市场运作,拓展网络渠道,促进科技联动,努力实现林交会品牌一届更比一届响。

 

 

   (一)坚持高位推动,注重展会实效。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菏泽加快发展,把办好林交会作为实施突破菏泽战略的重大举措,每年专门召开动员会,组织全省参展参会。菏泽市承办林交会以来,坚持把办好林交会作为“打造继牡丹之后的第二个城市名片、打造招商引资的平台、打造林业产业升级的平台”。省外每年都采取登门拜访招展的方式,邀请能特装的重点省市林业局、森工集团、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参展;省内每个市一个特装,组团展示各市的优质特色林产品;市内各县区的组团参展,组织代表本县区特色优势的企业和产品参展。自2004年开始,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累计到会人员198万人,签订合同及协议资金额800多亿元,现场交易额23.9亿元,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坚持市场运作,突出企业主体。菏泽市借力林交会平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展会功能,丰富展览特色,助力产业发展。近三届中国林交会累计吸引5099家企业参展,共签约项目3716个,意向合作金额68.7亿元。第十四届中国林交会设立电商分会场,在天华电商产业园设300个标准展位,签订销售合同及协议312个,总金额3.6亿元,网上交易达到2.2亿元。目前,菏泽已经成为全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林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和储备基地,全市拥有林产加工企业4870家,木材年加工量2210万立方米,产值1120亿元,分别是办会前的5倍、16倍和19倍。

 

 

 

  (三)坚持生态优先,服务重大战略。菏泽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着力在“造林、护林、管林、用林”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林茂、粮丰、畜旺、工兴、商活、民富”的平原地区发展林业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建成国家森林乡村30个、山东省森林小镇1个、山东省森林乡镇9个、山东省森林村居130个,林木蓄积量达到2821万立方米;发展特色经济林63.4万亩,产量超过40亿吨,带动就业18.8万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以“创新绿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木材加工领域的专业性展会为定位,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主会场+分会场”办会模式,11个配套活动彰显办会档次,提高办会实效。

 

 

  (四)坚持放大效益,加强对外联动。菏泽是国家级出口林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也是著名的牡丹之都,牡丹种植面积48.6万亩,占全国60%。近年来,该市借助林交会这个全国性的林业成果展示窗口和林业产品技术贸易平台,已成功举办三届世界牡丹大会,并承办全国林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全国性会议,来自31个省(市、区)近1万个代表团来菏泽参观考察,对全国林业产业发展也起到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截至2020年,菏泽市牡丹加工企业达到14家,仅尧舜牡丹、舜牌牡丹和龙池牡丹3家企业就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预计2021年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绿色中国》2021.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