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来自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园会)竞赛组委会的消息,北京世园会月季国际竞赛开赛,共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70多个单位报名参赛,涵盖了国内主要的月季产地和国内外月季精品。这是北京世园会期间国际竞赛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还将有盆景、兰花、菊花等国际竞赛陆续登场。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在新闻发布会介绍说,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竞赛是AIPH《国际园艺展览组织规则》规定的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世园会专业水平和展示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参展者展示园艺技术、交流多样性园艺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本届世园会的特色亮点。
北京世园会国际竞赛主要包括室外展园、室内展区、室内专项花卉植物、各省区市室内展品四大类。其中,室外国际展园、室外中华展园、室内国际展区、室内省(区、市)展区于4月27-28日、7月15-16日、10月4-5日进行三轮集中评审。室内花卉专项竞赛分别是:牡丹芍药竞赛(4月29日-5月19日)、月季竞赛(5月23日-6月18日)、组合盆栽竞赛(6月22日-7月28日)、盆景竞赛(8月1日-8月13日)、兰花竞赛(8月31日-9月16日)、菊花竞赛(9月20日-10月7日)和2019世界花艺大赛(8月18日-8月27日)。各省区市室内五类展品竞赛,组织评审组进行四轮集中评审,分别为5月1-2日、6月23日、8月15日、9月20日。
刘红说,为做好国际竞赛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了北京世园会国际竞赛组织委员会和国际竞赛评审委员会。竞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花卉协会、中国贸促会、北京世园局等单位的司局级负责人组成。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花卉协会秘书处,主要负责对接联系AIPH,制定竞赛项目、评比规则和奖励办法;组建评审委员会,商请AIPH成立总评审团等工作。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检查督促国际竞赛前期准备工作;监督竞赛过程纪律执行,审核评审工作。国际竞赛评审委员会由总评审团和各专项评审组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上述四类竞赛项目进行评审。
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中国资深插花大师王莲英介绍说,本次世园会国际竞赛奖项设置丰富。一是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奖。北京世园会设AIPH大奖4个,分别是室外国际展园,室外中华展园、室内国际展区,室内中国省(区、市)展区各1个。由总评审团负责评审,评奖结果将在第三轮评审结束后得出,颁发AIPH奖的证书和奖杯。二是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奖。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奖设国际展园和中华展园奖、国际室内展区和中国各省区市室内展区奖,每项分别设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大奖、特等奖、金奖、银奖等。评奖结果由总评审团在第三轮评审结束后得出,颁发组委会奖的证书和奖杯。七项花卉专项竞赛根据每项竞赛的形式和特色,分不同竞赛小项,设组委会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等若干奖项。每项花卉植物竞赛一般在开展首日举行颁奖仪式。各省区市室内五类展品竞赛,设北京世园会组委会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等。院校展区和企业展园竞赛,分别设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大奖、特等奖、金奖、银奖等。
率先举行的牡丹芍药竞赛
2019北京世园会是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后,在我国又一次举办世界最高级的世园会。作为北京世园会期间最先开展的牡丹芍药国际竞赛,率先举行。4月24日和30日,由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中国资深插花大师王莲英为组长的7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首档专项竞赛中,10个国家、135家参赛单位的2753件牡丹芍药作品进行了两轮评审,评出北京世园会组委会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
据介绍,自唐宋以来,我国牡丹产业迎来了又一次的黄金发展时代。目前,牡丹种植规模扩大、种苗出口额明显提升,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并创建了丰富的多样化财富等。
本次世园会上,我国牡丹产业的面貌和成就亮点纷呈。一是将地球上仅分布在我国的9个牡丹野生种首次向世人同台亮相。可以说世界上的牡丹栽培品种(约3000多个,我国约1200多个)都流淌着它们的血液。二是利用这些品种作亲本,开展远缘杂交,培育出不少新品种,如本届展会上的彩虹等纯黄色、橙红色的新品种,填补了我国花色的空白。三是首次利用我国四大品种群的牡丹盆花,设计成大型景观场景。四是许多古老的超大型的牡丹植株千里迢迢运到现场,像游客展现它的老而不萎的强大生命力。五是本次展出的独干牡丹(树状牡丹)、十样锦牡丹和牡丹组培的植株都显示了各地牡丹花农、学者的创新成果与精神。
月季竞赛精彩纷呈
月季是中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广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月季栽培范围广泛,应用方式多样,品种类型丰富。世界五大洲都有月季的身影,她已经成为表达感情的重要媒介。月季无论是作为切花,还是作为庭院植物,都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更是其他花卉难以企及。
此次举办的北京世园会月季国际竞赛,共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70多个单位报名参赛,涵盖了国内主要的月季产地和国内外月季精品。参赛各单位将就月季新品种培育、月季的栽培与应用、月季的插花花艺等进行切磋交流。参赛的月季品种300多个,其中月季新品种30余个。月季国际竞赛共设置盆栽月季、造型月季、月季盆景、“爱”月季花艺、“爱”月季大型插花花艺、品种(栽培)、新品种、月季手绘、月季造景、月季衍生产品10个竞赛内容和月季切花展览,评出各类别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
据介绍,本次月季国际竞赛的主要特点有:
1.国内外月季集中展示。此次国际竞赛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斯洛文尼亚、丹麦、意大利、比利时、印度和中国主要月季产地70余家单位参展参赛。展出了法国玫昂公司的月季新品种,还有美国育种家林彬先生的品种。来自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切花月季也亮相展会。
2.国内自育品种唱主角。此次竞赛,由国内月季育种家培育的月季品种纷纷亮相,其中有切花月季“燕妮”等品种,它是由中国农科院培育的品种,目前已经广泛生产应用。还有“红五月”、“粉花毯”等适于北京城市绿化用的景观月季品种。其中红五月是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品种,由于它抗寒、抗病、易于养护栽培,目前累计已经推广百万株。北京纳波湾培育的纳波湾等品种也将亮相,国内月季网红天狼月季的品种也推出了多个新品种。
3.弘扬中国月季文化。说到月季的文化,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月季的花语代表着爱、友谊,而不知道其实在中国的月季文化中,月季代表着“永恒、长寿、吉祥”。由于月季开花不断,又名长春花、月月红,所以被赋予了“长长久久”的内涵。又由于月季的季字与吉谐音,所以月季又被称为吉祥之花。此次竞赛的主题,就是为了突出中国的月季文化,期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月季文化,热爱中国月季。
4.中西合璧。展览方式中西合璧,既突出中国传统月季文化,又着意渲染了爱的永恒主题。竞赛中以“爱”为主题,设置了八十多个以月季为主题的月季插花作品,集中展示了月季浪漫、热烈的性格。本次展览首次采用了国际月季展示的方式,使用庭院月季进行切枝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