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6 19:00:51 浏览:514
字体:
分享到:

       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后,6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明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建立分类处理体系,促进可回收物充分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垃圾分类是一件关系公众利益的大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看似事小,却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行垃圾分类,我国已倡导多年,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公众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二是垃圾分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三是收储运输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

  垃圾分类起步难,持之以恒更难。在推行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必要的处罚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对在公共区域、场所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对在家庭处理垃圾时不分类的行为等予以处罚。通过激励与惩戒,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

  家庭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第一站,也是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重要单元。我们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有趣的电视节目,正面引导、润物无声地在孩子心中埋下垃圾分类的种子,还可以通过在学校、幼儿园开展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以小带大、由点至面,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做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垃圾分类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我们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