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黄河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精神。多少年来它驱使着我一遍又一遍地走近她,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到“万里黄河大漠天,千层沙海浪飞烟”的宁夏;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陕北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山西……,一路走来,我的心早已飞到黄河的入海口,憧憬那河海交融的壮观,那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悲壮,更想看到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2019年初夏的一天,在山东好友的邀请下,我踏上了前往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旅程。黄河是经河南省兰考县从山东省东明县入境,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在垦利县注入渤海。我们从离黄河入海较近的滨州出发,向东北的渤海方向几乎沿着黄河的路径,经东营、利津、垦利最后到达黄河入海口。
黄河入海口
离黄河入海口越近,城镇的景象就越稀疏,最后索性是在荒无人烟的湿地滩涂中前行。白鹭和野鸡不断的被从芦苇中惊飞,除了黄土地,公路两旁的灌木丛是这里唯一的绿色。行驶到利津县,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欣赏到万千年来由黄河的不羁时而改道时而决口,使泥沙不断堆积形成的广阔荒野,据悉,黄河入海所携带的泥沙平均每年造陆面积为25-30平方公里。
黄河湿地 孙劲松 摄
想起当年在壶口瀑布望着黄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雷鸣震天的画面,为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从而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而感慨,又为因黄河的狂野给我国黄河流域带来的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着严重破坏而痛惜。然而,尽管是这样,黄河在我的心中是一条完美的大河,这样的感慨是我在黄河入海口油然而生的。当我们在题有“黄河口”的碣石前望着宽阔而舒缓的黄河时,顿感心潮澎湃,但这并没有将这次行程推向高潮。伴随着河口呼啸的风,我们登上了驶往大海的快艇,如果没有这段行程,想看到黄河与大海的交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丹顶鹤 刘月良 摄
为安全起见,人们被关在船舱内,只能凭窗观看黄河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在黄河中顺风顺水飞驰,船首剪开的浪花不时扑向舷窗,河面也越来越宽阔最后索性望不到河岸,这让人们的心也悬了起来,毕竟船在这波澜广阔的水面显得太渺小了。大约飞驰了40分钟,船上的工作人员将舱门打开,让大家来到甲板,这时,惊人的一幕显现在大家眼前,一面是土黄色的水这是黄河之水,一面是碧绿泛蓝的水这是渤海之水,两股水相遇碰撞在一起,不像东海与钱塘江相遇掀起浪花,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出谁的力量更大,就这样一片黄绿各色、清浊分明的壮丽画面在渤海形成了。而这幅巨大的自然画面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
湿地水草 刘月良 摄
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的汹涌澎湃,让我为之振奋;她的温柔缠绵,让我难以忘却。历史上,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而黄河文化也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站在东流入海不复还的黄河岸边,感慨着一个人一生一世正如黄河一样,于高山挟持间小心翼翼,于平阔顺境处所向披靡,于枯水时节气定神安,于丰水时节桀骜不驯,一如这黄河之水,人生在世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