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花木连片成美景 生态建设创佳绩 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安区分局生态建设工作纪实
花木连片成美景 生态建设创佳绩 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安区分局生态建设工作纪实
作者:赵高伟 韩辉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6 18:25:54 浏览:489
字体:
分享到:

       沿京港澳高速许昌市建安区段行驶,两侧景色如诗似画,美不胜收。错落有致的树木构筑成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将车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隔离。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9年以来,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安区分局按照建安区委、区政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建安的目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建设和“绿满建安”行动计划,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营造出“以绿染城,以绿连镇,以绿环村”的良好生态格局。

  以“绿”造“梦”,栖居廊道诗意空间

  今年来,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廊道绿化,建安区绿委会制定了国省道、县乡道廊道绿化标准,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始终坚持一路一景,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廊道,立足于加快构建生态网络、提升整体景观形象,重点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主要河流沿线造林绿化,加大绿化带宽度,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树木,国道、省道两侧各栽植宽度50米以上树木,其他廊道两侧各栽植宽度30米以上树木。同时,注重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做到整齐有序,搭配合理,形成景观。实行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结合,配置花灌木、彩叶类、常绿类苗木,外侧栽植高大乔木,两侧形成由近及远、色彩变化、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带,切实做到了生态化、林荫化、景观化的标准要求,营造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打造了“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实现了交通动脉与绿色城市路网的完美对接,达到了“四季常青,全年有花”的绿化标准要求。生态廊道建成后,景观效果极佳,与之前的荒草丛生、残垣断壁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而且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举多赢。今年来,建安区分局重点做好新107国道、新元大道、颍汝干渠、后榆线等生态廊道工程。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使廊道绿化率达98%以上,形成新107国道、311国道、新元大道花卉长廊、张古路“绿荫”大道等各具特色的生态廊道。

 

  以“绿”促“富”,打造生态产业金品牌

  生态含绿量,就是发展含金量。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山水特色、生态优势、宜居环境,都是“招商引客”的金字招牌。

  今年来,建安区自然资源分局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抓住与郑许融合发展的大好时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休闲养生、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东部生态养生产业带,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一体化发展战略,统一规划建设,促进旅游发展与产业建设紧密融合,全力推动建安区文化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竭力打造建设区生态建设新品牌。

  建安区东部生态休闲旅游养生产业园开发规划范围东至鄢陵县界,南至S237省道,西至中原路,北至长葛界,区域面积约36.3万亩。以创建生态旅游风景区为目标,加大精品线路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一园一景、一企一景的“珍珠”景区景点,并使“珍珠”串成“项链”,在经济效益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旅游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绿色发展道路。

  项目实施以来,已有107家企业入驻园区,流转土地10.5万亩。未来,随着五女店康养小镇的实施,郑合高铁组团的建设,以水投公司、隆兴公司、诚润公司、金山花公司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养生企业快速发展,建安区东部将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显著,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区,必将会成为建安区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以“绿”促“美”,打造乡村美丽环境 

  乡村绿化是建安区国土绿化的薄弱环节,也是乡村面貌的短板之一,为此,建安区委、区政府提出,以乡村振兴建设为统领,以创建“市级绿化模范乡村”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以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为重点进行绿化,绿化树种坚持“用材林围村、绿化树上路、小杂果进院、闲置地建游园”的原则,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广场绿地休憩林”的乡村绿化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入绿色之中,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建安区的乡村绿化、果树进村工作势头猛、标准高、群众支持满意度空前,已累计投资1500万以上,栽植果树、绿化树16万余株,56个绿化模范村已初具形象,推动了乡村林果化向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以“服”促“绿”,健全林业服务体制 

  林业技术人员坚持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从整地挖穴到苗木筹集、栽植、病虫防治等严格把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对新植幼树及时明晰产权,确保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预防和打击涉林违法行为,森林公安和林政部门加大对重点项目区的巡逻管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绿化造林成果。林业的发展,构筑起了建安区良好的生态屏障。日趋完善的廊道防护林和围村片林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该区造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逐步显现。

  目前,建安区现有林业用地26.4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1.6万立方米。全区林木覆盖率26.8%,森林覆盖率12.8%。林业年产值达到20.8亿元。

  今天的建安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这一串串用“绿色”串起的音符,正奏出和谐发展的生态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