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让快递包装“绿”起来
让快递包装“绿”起来
作者:张黎 欧阳近人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6 12:45:03 浏览:474
字体:
分享到:

       “快递来了。”如今你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快递小哥骑着送货车飞快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不论是住宅小区还是写字楼门口,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散落一地。

       一边是快递行业一路高歌,一边则是快递垃圾堆积成山。时隔9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遵循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目标,对快递包装提出新要求。

       新国标首次明确提出“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并相应增加了生物降解塑料快递包装袋的生物分解性能要求。

淘汰低端包装袋,推动封装用品绿色化

       新国标中,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从每平方米250克~300克降到不低于200克,降幅超过20%;对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最低厚度要求,由0.06毫米降到0.03毫米,降幅达到50%。

       别小看这些数字,“单位产品节约一些物料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放到年规模400亿件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的快递业来看,就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在解读新国标时如是说。

       他给出了这样的数据:如果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快递封套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6400吨纸制品,这也就意味着将节约大量木材;若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快递包装袋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可以节约4200吨石油。

       业内专家表示,新国标规定了提高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要求的标准,有助于淘汰低端包装袋,推动封装用品绿色化。

       新国标的颁布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新国标的起草方之一,天元集团研发部负责人杨原智告诉记者,从短期看,新国标对快递封装用品提出环保要求,有利于打击市场上利用不明回料加工生产的行为。从长远看,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经营活动则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利于快递耗材生产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上,避免以劣质价廉的产品抢占市场,陷入价格战的“红海”中。

可降解包装难落地,成本昂贵是制约因素

       早在去年12月,国家邮政局等十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在此次新国标中,倡导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也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快递员分拣包裹

       生物可降解塑料袋长什么样?杨原智介绍说,这种塑料袋采用全生物基,基本保留了PE塑料袋原有优势,埋入地下180天后可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而记者在网络上搜寻发现,可降解快递包装几乎踪影难觅。好不容易询问到一家网络卖家,店家表示,目前可降解包装成本较贵,一般没有特别定制也不会做。

       目前,采用全生物降解包装袋的快递和物流企业十分有限,是何原因限制了可降解包装的推广落地?

       “主要制约因素还是价格,可降解原料价格昂贵,成本是普通PE袋的5倍~6倍,”杨原智解释说。此外,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放置的时间长了,会部分影响它的物理性能。

       “相信随着公众在绿色消费观念上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和使用可降解包装,那么产品的价格也会降下来。”杨原智说。

推动绿色包装还需多方联动

       对大多数公众而言,认识可降解包装的人并不多。而要想真正实现快递包装的绿色化,还需要耗材生产企业、快递企业、电商公司、政府、消费者共同参与。

       记者了解到,目前,韵达快递的快递袋已全部使用可降解材料;京东也率先在自营生鲜业务中使用全生物降解包装;菜鸟物流的无胶带纸箱和生物降解快递袋使用量超过2000万个。

       在绿色包装及绿色物流的实践上,企业一直在创新。如苏宁推出“共享快递盒”,在末端投递环节使用可循环的包装箱代替纸箱,每个快递盒可以循环使用2000 次以上,相当于节约 1 棵树木。

       菜鸟网络也推出了绿色包裹专区和绿色包裹专场活动,引导消费者重复利用快递纸箱。消费者在选购绿色包装后,可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积攒到一定分值后,平台可为消费者以个人名义种植一棵树。仅在2017年“双十一”期间,这项活动就种植超过10万棵树木。

堆积如山的包裹

       “这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有一些在新国标中予以体现,还有一些有待应用成熟后加以总结提炼,为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金京华说。

       整个产业要绿起来,需各方携手形成合力。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整个快递物流链条很长,仅集中于一点依靠企业自身使用绿色包装,并不能为快递业现存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还需要产业链内上下游多主体的联动。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方玺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绿色物流是必然的选择,但这又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个平台、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政府、快递企业、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和承担。

       据了解,未来,国家邮政局将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认证,加大绿色快递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情况通报力度。同时,还会将快递绿色包装纳入绿色产品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

新国标,新在哪儿?

       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对快递封装用品中的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提出了限量要求,以减轻对环境、人体的危害,提倡使用可降解材料。

       在包装减量方面,推荐采用低克重、高强度的原材料来生产包装物,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及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等。

       对快递包装箱单双瓦楞材料的选择不再做出规定,只要材料符合耐破、边压和戳穿强度等指标即可。同时,要求快递封装用品的印刷宜保持材料原色,减少油墨使用量。

       此外,新版国标也增加了二次使用快递封套的相关要求,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快递包装箱可重复使用。

       针对不同的快递封装用品,应分别印有可回收标志、重复使用标志或塑料产品标志,便于回收处理。(文 张黎 欧阳近人)

【数说】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

2016年,全国快递共消耗约

32亿条编织袋

68亿个塑料袋

37亿个包装箱

3.3亿卷胶带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其中纸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

2017年快递件突破400亿,同比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