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祝洪刚 勇做常山油茶领军者 访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洪刚
祝洪刚 勇做常山油茶领军者 访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洪刚
作者:刘倩玮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6 11:33:28 浏览:739
字体:
分享到:

 文 本刊记者 刘倩玮

  人物小档案:

  祝洪刚,1975年11月生于浙江省常山县青石镇,1993年毕业于衢州常山农校,浙江大学EMBA工商管理硕士。曾被授予“浙江省杰出农村青年”“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及常山县第二届“十佳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浙江省油茶产业协会会长、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初入“油”门便一发不可收拾

  1993年,毕业于衢州常山农校的祝洪刚,经过层层筛选,被招入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从此,祝洪刚的一生都与“常发”结下了不解之缘。山茶油精炼车间,是他进入公司后的第一个舞台,由于勤劳肯干,后来升任技术骨干。

  2001年,国有企业改制的浪潮涌向了常山。由于心中对茶油的那份不舍和热爱,以及自己对油脂行业的了解,祝洪刚及家人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借了350万元,买下浙江常发粮油有限公司,将其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自任公司技术总监与总经理至今。

  作为公司的技术总监,祝洪刚深知公司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偏低,长久以往必将失去市场。于是,他大胆地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并且,成立了专门从事山茶油研究的常发油茶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提升生产技术,开展科技项目的攻关,不断研发新产品。

  2004年,常发对“纯天然山茶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项目”进行了攻关,通过浙江省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后,祝洪刚组织技术骨干人员成立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再度联合,开展了“油茶粕综合生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的研发,经过3个月的试验后,取得成功,并申请了专利。

  从2006年起,祝洪刚又从把控源头、修建油茶基地与寻求更科学的榨油方式着手,在当地选取具有优质种植条件的山林,采取“流转林地、独立种植、自行管理”的方式,确保了茶油源头的天然健康。随后,常发在秉承传统提取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低温压榨技术,实现了压榨过程中的不同力道、节奏控制,既保障出油率,又不破坏油茶籽的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茶油的营养成分和浓郁醇香。

国际慢城外宾考察常发公司 方均良 摄

  赋予“常发”新定位,“常”——长久、永恒,“发”——发展、创新

  2014年初夏,在“中国茶油之乡”浙江省常山县,祝洪刚将“常发”原属于港资性质时保留下来的“常常发财”寓意,重新赋予一个新的定义:“常”——长久、永恒,“发”——发展、创新。

  2010年,在祝洪刚的领导下,常发粮油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常山常发油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并被浙江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油茶栽培繁育技术,提升油茶精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为浙江省油茶产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以实现油茶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祝洪刚表示,科技创新乃核心动力,常发油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将加大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市场,大力研究、开发、推广油茶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工新工艺、标准化检测和综合利用新技术,广泛开展服务活动。

  当年,全国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橄榄油认知度达63.8%,而茶油认知度只有3.2%,且茶油市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北方地区的销量不容乐观。祝洪刚便呼吁,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整合行业资源,将油茶企业聚成合力,突破整个产业的发展瓶颈。他建议,将油茶籽采摘、果仁分离工艺的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国家应出台符合茶油特点的国家标准,加强市场监管。

  2014年,常发将山茶油产品推向现货交易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山茶油现货平台上市品牌。通过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将山茶油实现农产品证券化,将金融属性带入山茶油产品中,实现了中国油茶价格指数“看常山”的目标。

  2015年,常发自主研发了一条注入科技色彩的新生产线,采用专利精炼技术,通过低温冷榨方式,保留了山茶油本身的特质和营养成分,以更好的品质来满足消费者。

  2016年年末,祝洪刚加入首届全国油茶文化节的筹备队伍中,致力打造“三个中心”。“我们公司共有新、老产区共占地70多亩,自建油茶种植基地8万余亩,并通过集聚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扩大油茶的交易市场、销售市场,成为油茶的主产区。”祝洪刚说,常发将借此契机,通过“互联网+”推广、媒体宣传报道等多种方式,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奠定了常山山茶油的影响力。

  2016年12月7日,由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常发山茶油”,被G20国际峰会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彰,又一次打响了“常山油,健康油”品牌,这也是常山县惟一一家特供G20峰会的山茶油企业。

  通过常发与浙大以及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团队6年来坚忍不拔的坚持与坚守。2017年9月,常发申报的山茶油英文版标准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标准委员的初审,意味着中国山茶油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技术上突破缺口的有效形成,也实现了世界茶油标准“常山定”的格局。

  面对未来,祝洪刚认为,常发将争做中国茶油文化的践行者,以品牌差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成从基地到餐桌的“一瓶一码”的产品追溯体系,推动市场服务能力升级。“择山水而居,与自然共存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们将继续秉承质朴专注的精神,用我们的产品与消费者一同追求记忆中家乡的味道和曾经的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