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江源头的浙西小城常山,这里青山葱郁,碧水迢迢。绿水青山,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底色。
常山县具有油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油茶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油茶文化源远流长,享有“中国油茶之乡”、“浙西绿色油库”美誉。目前全县油茶总面积28万亩,年均产油茶籽5000余吨、茶油3100吨,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是浙江省油茶精加工行业的龙头、名片。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茶多酚、角鲨烯、维生素E、锌等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被美称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全身是“宝”。油茶的主产品茶油,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同时加工剩余物茶枯饼、茶籽壳可以提炼茶皂素、抛光粉饼生产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各种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印染、造纸、化学纤维、农药等领域,这些都为提升油茶产业效益积累了巨大空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作为单一树种,国务院前所未有地批准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足见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对保障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意义。
小小的一棵油茶应该说包含着生态绿色发展的大乾坤。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油茶本身,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农民和大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带动的产业。
近年来,常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油茶产业发展思路,建设油茶产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全产业生态经济链,加快推进油茶产业转型升级。从引进良种提高产量,到投入资金打造新品种油茶基地,再到帮扶企业做好油茶深加工,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利用地理、产业优势,建立国家级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取得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前不久,常山以独特的生态资源为底蕴,成功成为国际慢城的一员。这是常山与全域旅游相契合,与城市居民寻求的诗意栖居需求相吻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结果。而油茶产业就是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绿色产业,是美好生活的富民产业、现代林业的基础产业。加大油茶产业扶持力度,建设油茶全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可以增强区域油茶产业发展动力,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统一。
愿小小油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常山县域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让千年古县焕发蓬勃生机,让千里田畴展现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