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文旅融合:绘就世界苗乡新画卷
文旅融合:绘就世界苗乡新画卷
作者:彭璇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5 20:19:38 浏览:487
字体:
分享到:

九黎城风光

近年来,彭水县委、政府积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突出“山、水、情、史、节”五大主题,全力推进山水风光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多个景区实现提档升级,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精彩不断、亮点纷呈,“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享誉国内外,2018年接待游客2529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1.8亿元、增长21.8%。

文化是历史的烙印,是城市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更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

去年以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聚焦全市“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彭水紧扣“一线四区”旅游发展大格局,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特色,不断丰富完善“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文化元素和活动内容,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彭水正以倾城姿态发挥文旅融合倍增效应,让文化“美起来”、旅游“强起来”,绽放出多彩魅力。

阿依河景区—七里塘竹筏放歌

探索文化与旅游“深融”新路子

彭水,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古老黔中的中心,武陵腹地的民族走廊,是中国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三山相拥,二水环绕,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禀赋构成了其旅游底色,构筑起不少广为人知的旅游景点。

但“景区经济”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由辉煌走入了死胡同,彭水也由此迫切需要走出一条提档升级,变观光游为深度游的新路子。

为此,早在2016年12月,在彭水被列入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初,该县就制定出台了《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改革创新全域旅游统筹发展机制和综合管理体制,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做出了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把文旅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决定。

高起点、大手笔编制完成《彭水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打造摩围山旅游度假区以及蚩尤九黎城、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郁山古镇五大精品景区,初步形成“一线四区”旅游发展大格局。坚持以文化为媒、旅游为体,以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要素配套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不断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步伐,完善旅游景区配套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宾馆、饭店,星级农家乐,进一步增强旅游接待能力……

截至2018年年底,彭水全年接待游客2529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1.8亿元、增长21.8%。沉甸甸的数据见证了彭水文旅融合发展的成绩,更彰显了“美丽经济”的蝶变效应。

摩围山—石林景观

摸索新办法为游客打造“诗和远方”

蚩尤九黎城,位于彭水绍庆街道与靛水街道结合部的亭子坝,是彭水贫困人口主要聚居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仅在今年春节期间该景点接待游客近9万人,实现人均增收上千元。

这是彭水实施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满足游客热热闹闹过大年的需求,春节期间蚩尤九黎城景区推出挂祈福牌、许新年愿望、苗家民俗展演、众人划龙舟、特色商品展销会等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让彭水春节假日旅游走向高潮,文旅融合发展也在这里绽放出别样魅力。

在推进旅游发展的征程中,彭水坚持以文点睛、以文强旅,全面梳理蚩尤文化、黔中文化、盐丹文化等具有彭水特色的文化元素,“巧融”到游、购、娱、住、行等旅游产业各个环节,凸显文化个性魅力。

九黎宫

打造“文化游”上,该县在加强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郁山古镇等精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注入,规划建设了一批民俗文化博物馆、体验馆等,拓展丰富景区文化内涵。

打造“文化娱”板块,充分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精心编排了以传统苗族文化和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民俗风情休闲体验产品,做精做优《苗祖·蚩尤》等演艺节目。

打造“文化购”板块,发展旅游特色商店和商场20家,引导企业通过加工、包装本地农副土特产品,苗家刺绣、晶丝苕粉等一批知名旅游商品品牌逐步形成。

打造“文化宿”板块,发展了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及民俗酒店720家,接待床位近1.5万张,为游客在休憩之余能够品位独特的地域文化。

打造“文化行”板块,依托“五大精品景区”,串联了21个民俗乡村旅游示范点,设计出了8条民族风情旅游线路,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九黎遁道

打响区域旅游品牌

深入挖掘,方得任意驰骋,巧妙突破,才能深入浅出。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彭水县委、县政府深深认识到,“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推广”是达不到游客心目中“诗和远方”的标准,满足不了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新期待。

为此,彭水秉承“坚持品牌引领,带动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断做大旅游品牌和品牌活动。一方面,抓品牌促进形象提升。去年全年赴全国各大城市的旅游品牌推介会20多次,开展大型集中踩线采风活动8次,接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一次性超大团512个,开展“苗族同胞游苗乡,百家包机游彭水”活动,促进海外国内包机游112架次。

另一方面,不断借助赛事节会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按照“以节为媒、包装产品、发展旅游”的思路,彭水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依托“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2018年“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共举办了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奖赛2大类26个大项39个子活动,第三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共举办了启动仪式、开幕式、旅游展3部分20个子活动。

摩围山—飞云口雪景

“‘一节一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彭水神秘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把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等旅游资源淋淋尽致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彭水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旅游品牌也因此日益凸显。

不难发现,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破土而出,正在茁壮成长为彭水撬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