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八达岭森林文化寻访记
八达岭森林文化寻访记
作者:苏德林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5 16:38:04 浏览:473
字体:
分享到:

 文 苏德林

 

  什么是森林文化?有专家说森林文化是:倡导尊重森林和顺应自然,既强调人类发展和人类创造,也尊重森林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是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生态学家沃斯特》

 

  带着这个问题,作者走访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主抓北京森林文化工作的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周彩贤,她说:数十年过去了,山上和平原的林子都起来了,那么这些林子如何为北京市的广大市民服务?为他们提供休闲、教育、疗养、体验的功能就是我们新时代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创新林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推进森林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在八达岭等国家森林公园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实地体验一下。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万物与我为一”就是天人合一,当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纷传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就有感知天地大自然的神奇功能,带着迫切感知的愿望,2017年初秋,作者来到了距离北京城50多公里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之间,世界上唯一在园区内,拥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一部分的森林公园一一八达岭国森林公园。

 

  推开车门,一股清灵之气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走下车来,满目青翠,鸟语阵阵,北京闹市那闷热吵杂的感觉在这里一扫而空,浑身的毛孔此刻全部打开,仿佛在大口大口吸吮着充满灵力的生气。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有红叶岭、青龙谷、丁香谷和石峡等风景区,总面积2940公顷,最高峰海拔1238米,最低海拔450米,分布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林木绿化率达到96%,为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

 

  这里峰峦秀丽,奇峰层岩,万木葱翠,清幽静雅。是首都林业成果重要的展示窗口。2014年6月3日,国内第一家森林体验教育中心一一八达岭森林体验教育中心在这里成立,承担森林生态系统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文明环境教育、市民节假日休闲游憩、以及推广森林疗养和森林文化体验示范等功能,发展方向也由最初的森林观光,转变为打造高品位森林游憩区和高科技生森林文化体验区。

 

  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孔子】

 

  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是中韩林业合作“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公众教育”项目。中心占地450公顷,森林体验馆作为展示森林文化的平台之一,包括“八达岭森林的变迁”“八达岭森林大家族”“森林让生活更美好”及“八达岭森林艺术研究室”等主题,共设计了13个展区42个展项。主要展项建设包括:放映厅设备、序厅电子相册设备、健康卫士闯关展项、啄木鸟互动展项、沙盘投影展项、聚音罩设备、动物模型展项、展项美工装饰等。读书区主要是为访问者提供一个读书和分享的地方。手工区为一个多功能区域,可以作为食物补给站,供应简单的食物和饮品,同时也可以作为手工制作区和分享讨论区,主要设施包括桌椅、橱柜等。

 

  据介绍,八达岭森林体验馆原址是一片杨树林,为了满足盖森林体验馆不砍一棵树、不破坏原有森林环境的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采取了最轻植入、钢木轻构、点式柱基,既避免了条基对根系的割断,又避免了伐基对基底的侵扰,还保留了所有的树。其中有棵大树从室内透出屋顶,它的根仍然扎在屋基中,这棵树反倒成为了森林文化教育的一个亮点。

 

  八达岭森林体验馆建筑设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不是以一个战胜自然的角度,像传统那样先把山林砍掉夷为平地,然后再在上面建一个很自我的建筑,而是以自然为主体,尊重自然原本的形貌和状态,在自然中不争强,以一个谦逊的植入把这份生活插进这个自然当中,让她们成为一体,和谐共生。

 

  森林文化博大精深。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森林是文化,八达岭森林体验馆建筑设计更是高度浓缩的文化,走进并融入八达岭森林体验馆,会让人感觉到在这里文化无处不在,作者的灵魂仿佛徜徉在这文化的海洋之中得到了纯净和升华……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

 

  出了森林体验馆,沿着森林体验馆门前的山路往里走,不仅能观赏到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还能看到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憩设施。 五感体验径里的游憩设施大多施旧材、巧利用,置妙趣于林中,自然交融,寓教于乐,有助于游客了解森林、触摸森林、感知森林。

 

  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规划设计了多条户外体验路线,在松林之吻五感体验径上,建设有“松果收集墙”“森林教室”“松鼠小北的家”“动物饮水处”“蘑菇小径”“腐木堆积区”“森林冥想区”“长城城砖搬运体验区”“露营休憩区”等。这里的松鼠小北会邀请你到它家里做客,蘑菇小路会邀请你在上面跳跃,森林冥想曲会邀请你聆听大自然,森林大课堂会邀请你在这里展示才艺,描绘梦想,绿色的梦从这里开始。

 

  在八达岭“森林邮局”,在公园明信片上记下在八达岭森林体验中,游玩学习的感受收获或者心情寄给亲人与朋友。

 

  在露营区幽静的森林中,邀上三、五好友或结队同游,在大本营大快朵颐一番自己制作的自然美食,品一壶亲手炮制的清茶,围炉夜话,夜宿森林,抛开愁烦,只听风吟,轻闻松香,感受夜晚森林的静谧和漫天繁星,全身心地体验森林之美。

 

  感知森林是文化,观赏森林景色的美也是一种文化。八达岭的四季斑斓纷呈。

 

  ——(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名句,恰似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山景春色的最佳写照。青龙谷景区的三花最能体现春光的烂漫,在旷野山林,古野长城的衬托下,整个景区成为名副其实山杏花的海洋。起伏的山形就像汹涌的花浪, 而古长城则像焕发出生机活力在花的海洋中戏水的苍龙,古往今昔情景交融,处处是景,满目皆画。

 

  ——(夏天)拥有北京最香的山谷——丁香谷风景区。这里分布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天然暴马丁香林,谷内植被类型丰富,林相完整,森林气势宏伟,天然群石拥簇屹立,满眼是悦目的丁香花瀑。无论细雨霏霏,还是清风徐来,绿叶衬托着白色的暴马丁香花,白洁绿秀,满谷溢香。

 

  在丁香谷景区有两组元末明初时期的摩崖造像,它代表了元朝时期,八达岭地区摩崖造像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告别家乡的惆怅不舍之情不舍之情以及跋涉塞外祈求旅途平安的美好心愿。

 

  ——(秋天)红叶岭景区是北京秋天最早、最艳的红叶观赏区,红叶辉映古长城为最佳景色,在这里可以观长城,品民族风骨,赏红叶,游美景良天,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红叶醉野,层林尽染,红叶岭的山脚下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人字轨道段。红叶、绿柏、城楼、佳人,构成了一幅幅叹为观止,惊艳绝伦的绚丽画卷。

 

  ——(冬天)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吟着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其时,真还有一种浩气激荡,颇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神奇感觉!

 

  领略完了森林体验馆和户外体验两部分丰富的内容,笔者作为一名数十年的林业工作者,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灵感袭来,如梦初醒,“林”者“灵”也,抚今追昔,森林不正是我们人类的发祥地吗?人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人类文明从这里起源和延伸。原来我们曾经从事的事业不仅仅是栽几颗树、管护一片林子这么简单,而是我们一代接一代在顽强地传承和守护着人类与森林长期相处形成和发展的文明成果,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打造着新的森林文化的灵魂。

 

  我们可以设想,即便有八抬大轿,即便李白、杜甫、白居易还健在,恐怕没哪位愿意到没有森林的穷山恶水的地方作诗,特别是作赞美性的诗篇。可见,大自然的美离不开森林这一重要元素,而森林又是大自然美的源泉,其本质和精髓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美的追求。如果一定要对森林文化进行诠释,那就用千言万语浓缩成一个字“美”来概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