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10月22日电(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10月22日,全球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向位于江苏昆山的利乐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颁发了碳中和核查证书。该基地成为利乐中国首个“碳中和”生产基地。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秦微晰,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姝,昆山市发改委副主任高峰等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本月,因为在碳中和方面的突出表现,利乐昆山基地入选了“苏州市零碳工厂建设工作成效突出企业名单”。

△TÜV南德意志集团代表为利乐昆山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颁发碳中和核查证书
同日,《利乐中国碳中和行动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报告不仅展示了公司自身运营的显著减碳成效和推动全价值链绿色转型的诸多亮点,更彰显出“涓绿成流,减碳于行”已内化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文化。

△利乐中国碳中和行动报告(2024年)
最新的核算数据显示,利乐中国正在减碳之路上稳健前行。2024年,在包材产量增长的背景下,公司运营所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反而较2023年下降了7.8%。相较于2019基准年,包材生产的直接排放强度已降低约20%。按照利乐公司RE100承诺,利乐中国运营使用的电力100%获得可再生电力证书。价值链减碳领域同样取得了扎实进展。2024年,利乐中国统计的价值链上下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003,030吨。在包材产量增长的背景下,包材原材料排放量相较2019基准年下降9%。利乐坚持公开透明地报告核算结果,旨在以科学数据为基础,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全价值链的绿色低碳转型。
据介绍,选择利乐昆山基地作为利乐中国首个碳中和基地,是利乐推进碳中和行动的战略性举措。昆山基地集包材生产、设备设计与生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技术培训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运营场景丰富、能源消耗结构复杂,在利乐在华各生产基地中最具代表性。昆山基地率先实现碳中和,不仅为利乐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验证了各项减碳举措和管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可复制性。
同时,昆山基地在碳中和推进过程中积累了跨部门协同与系统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将减碳理念融入日常运营,逐步形成涵盖技术应用、管理体系与组织文化的方法论。这一经验体系为利乐在中国其他生产基地推进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与方法参考。
在昆山基地内,各项减碳行动切实推行。天然气锅炉、传统叉车和厨房灶具的电气化改造有序推进;安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面板、热回收管道、更节能的冷却塔高效运作;车间里的除尘器、传送带已完成节能优化,仓库照明系统也已升级改造完毕。这些行动与碳汇补充相结合,最终实现了这一重要的减碳里程碑。
秦微晰在致辞中表示:“利乐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走在前列。今天我们所在的厂区,也是利乐在中国的首个碳中和生产基地,为广大企业树立了‘绿色低碳+’发展典范。期待未来利乐继续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利乐大中华区总裁朱屹东表示:“利乐昆山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的碳中和是我们行动路径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利乐将继续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深挖自身运营的减碳潜力,并积极倡导全价值链减排,与上下游伙伴携手,共同为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做出贡献,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