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9月9日电(融媒体记者 顾昕)九月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虽褪去盛夏的浓绿,却因一场聚焦生态保护的公益行动焕发生机。在9月4日至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期间,中国绿化基金会与现代汽车联合举办“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现代汽车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探访暨捐赠活动”。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吴世军,现代汽车(中国)副总经理朴国哲,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副站长郭志忠,乌兰察布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嘉玮等领导嘉宾及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共同走进现代汽车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区,实地见证生态治理成果,以公益力量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注入新动能。
△现场揭碑,左起为郭志忠、吴世军、朴国哲、刘嘉玮
现代汽车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的生态公益合作始于2021年,双方共同发起并深耕“现代汽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企业持续捐资+林草部门监管+专业机构科学实施”的模式,系统推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生态治理。“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现代汽车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一期)”,于2021年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开展实施,通过改良土壤、混播种植耐盐碱植物组合、铺设覆盖物等措施治理盐碱干湖200亩;通过围栏封育、乡土草种补播、施肥等措施治理退化草地800亩。通过项目实施,盐碱干湖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适宜耐盐碱的植物生长;退化草地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平均达70%以上,干草产草量可达60公斤/亩,项目期间累计产生碳汇量498吨。2025年,为持续助力北方草原生态建设,“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现代汽车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二期)”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落地扎根。项目通过“围栏封育+免耕补播+生态监测+碳汇计量”的科学组合措施,计划修复3500亩退化草原,并预计可实现植被平均盖度增加15%、干草产量增加20%以上的目标。项目实施后,将有效遏制草原沙化、退化趋势,改善局部区域的生态气候,为牧民可持续放牧提供了生态支撑,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发展。
△现代汽车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一期修复成果
在活动现场,项目石碑揭碑仪式率先举行。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吴世军,现代汽车(中国)副总经理朴国哲,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副站长郭志忠,乌兰察布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嘉玮,在嘉宾与媒体的共同见证下,为项目石碑揭幕,标志着该项目的正式启航,为后续长效治理奠定了精神与实践坐标。揭碑仪式结束后,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吴世军代表中国绿化基金会向现代汽车颁发捐赠证书,见证双方公益合作的深度延续。
△颁发捐赠证书,左起为吴世军、朴国哲
“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绿色地毯’,也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价值贯穿生态安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多个维度。”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吴世军在活动中表示,“从2021年携手至今,现代汽车持续投入‘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此次揭碑与颁发证书,既是双方公益合作的新起点,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社会力量参与草原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揭碑与颁发证书活动结束后,领导嘉宾与媒体记者共同参与了“荒漠绘绿”互动环节——在象征退化草原的画布墙上嘉宾们手持颜料笔,以“每一笔代表一平米草原修复”的方式,逐点涂抹画布上的“荒漠化区域”。经过近半小时的共同创作,原本斑驳的“退化草原”画布逐渐被连片的绿色覆盖,最终呈现出“风吹草低”的草原图景。
△领导嘉宾现场绘制画布
现代汽车表示,“今天的活动,对现代汽车而言不仅是一个公益标记,更是一份生态承诺。现代汽车始终将‘生态可持续’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核心,‘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是我们践行ESG理念的重要载体。未来,我们不仅会持续投入资金支持生态公益事业,还将动员员工、经销商及车主群体参与公益探访、生态科普等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北方生态屏障,加入生态文明建设者行列。”
△活动人员合影
“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是全国范围内首个有关草原保护修复的公益项目,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公民行动”品牌于2019年1月发起。该项目聚焦内蒙古等北方典型草原区,针对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原,因地制宜采取围栏封育、免耕补播、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科学措施,开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提升草原生态功能,遏制土地沙化趋势,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截至目前,现代汽车等十余家爱心企业及超过20万人次公众积极参与,累计捐赠支持修复退化草原8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