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 > 图文首页 > 全国首个!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浙江农林大学成立
— 2025 —
07/23
21:34:25
来源:绿色中国
全国首个!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浙江农林大学成立
字体:
分享到:

绿色中国浙江杭州7月23日电(融媒体记者耿国彪 特约记者陈胜伟)7月23日上午,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成立大会暨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标志着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背景下,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事业迈入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阶段。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是经浙江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全国首个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其宗旨是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生态文明;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助,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

“古树名木资源,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是活文物、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长期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郑炳松介绍说,目前全国有508.19万棵古树,浙江省27.5万棵,其中一部分已处在衰退状态,急需养护救治。今年3月15日刚实施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明确古树保护的主体责任在各级政府,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林类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浙江林学院古树名木救护有限公司”,探索集古树名木救护、园林工程施工于一体的发展新路。2024年1月,学校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聚焦古树名木抢救保护、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三大方向,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专业的技术力量,保护和救护了一批古树名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由于古树群体大,各地政府投入的保护经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在国家林草局的指导和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林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一寸之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

“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以后,将接受对古树名木保护有情怀的社会各界的捐助,资助古树名木保护救护、养护管护、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文化传承等公益服务。”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院长胡祖吉表示,基金会将进一步完善机制,确保捐赠与资助工作合法合规;设立区域基金、行业基金、爱心人士基金等古树名木保护和救治专项基金,创新保险、公益诉讼等筹资渠道,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千方百计做大基金总量;精心遴选资助项目,不断提高基金资助成效,更多资助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抢救性保护救治。

“古树名木救护有限公司以及研究院、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浙江农林大学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构建了专业研究机构、专项资助资金、专业救护公司‘三专联动’的格局。”胡祖吉介绍说,研究院将侧重古树名木健康监测、长寿基因挖掘、病虫害防治、智能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研发;基金会侧重资助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应急救护等公益活动;救护公司侧重古树名木的养护与救治、救护技术推广应用、活化利用场景建设。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表示,希望基金会和研究院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主动融入国家和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把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运行好,把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建设好、发展好,不辜负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努力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守护好浙江大地的“绿色瑰宝”贡献农林智慧和农林方案。

会上,杭州啄木鸟古树救护有限公司、远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向基金会进行了捐赠,北京银行也与基金会达成合作意向,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同时,基金会也资助了开化县林业局古树名木救护、大学生社会实践“家乡的一棵树”寻访、“跟着古树游浙江”文旅项目。

当天,还举行了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建设工程奠基仪式。该工程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杭州啄木鸟古树救护有限公司创始人、浙江农林大学校友陈忠良捐赠500万元建设。在随后举行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上,大家表示,研究院今后将围绕古树资源“监测-评估-保护-修复-转化”全生命周期,构建全链条技术体系,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长三角区域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成为我国古树名木保护领域一流的科技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党媒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