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研究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研究
作者:文/石坤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5-04-16 11:46:14 浏览:50
字体:
分享到:

/石坤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应深化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更好地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难题,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基于此,分析并总结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的施工技术要点、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等,以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施工;道路绿化;管理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问题,比如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要点、道路绿化养护的管理策略等,其深入研究对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1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合理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美丽、宜人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能通过吸收废气、降低噪声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净化空气,进而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此外,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化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不仅符合城市发展需要,也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

2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要点

2.1施工准备

2.1.1绿化地平整及清理

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针对平地和坡地等不同情况,绿化地平整及清理应采用不同的流程和手段。平地平整及清理。首先,进行场地勘测,明确施工范围和地形情况;其次,清除场地内的杂草、杂物和残留垃圾,保持施工区域清洁;再次,使用挖掘机或平地机对场地进行整体平整,保证地面平整度,并借助水平仪和测量工具进行检验,确保地面水平度达到设计要求;最后,根据土壤类型和质地添加有机肥料或改良土壤结构,再按照设计方案布置花坛、草坪、树木等绿化设施,确保各项设施的位置和间距均符合设计要求[2]。坡地平整及清理。首先,进行详细的坡地勘测,了解坡度、坡向和地形特征,评估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其次,清除坡地上的杂草、杂物,清理石头和碎石等障碍物,具体可采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整体整理,确保坡面平缓均匀,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坡地修整,填补坑洞、平整高低不平的地段,且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固定警示标志、搭建安全围栏等,确保施工安全;最后,结合坡地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草本植物、灌木等植被,并合理选用梯田种植等合适的种植方式,确保植被稳固生长。

2.1.2土质要求

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土质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首先,应了解常见的砂壤土、壤土、黏壤土等土壤类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施工前对施工区域的土壤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对土壤的颗粒大小、结构和质地进行评估,确认其肥沃度和透水性,是否适合植物生长和根系扎根[3]。再次,测定土壤的pH值,判断土壤的酸碱度,并根据植物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合理调整土壤酸碱度,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此外,适量的有机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良好的排水性则有利于植物生长,可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等问题,因此还要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最后,综合土壤分析结果,添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或其他土壤改良剂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总体而言,有效评估和调整土壤性质,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施工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促进植物生长,保证景观美化效果。

2.1.3挖穴整地

首先,明确植物的种植位置和数量,标记具体位置和间距,并准备规格匹配的挖掘机或挖掘装载机,确保其性能满足挖穴作业要求。其次,按照标记好的位置挖掘穴坑,在满足植物根系需求和设计要求等基础上,控制穴坑深度和直径,确保穴坑形状、间距达标。再次,清理挖掘土方中的杂物和碎石,并对其进行分类堆放或运输处理,之后对挖出的土壤进行松土、翻耕、施肥等处理,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最后,使用平地机或手工工具对挖好的穴坑进行平整,确保穴坑的底部平坦、边缘整齐,便于后续植物的种植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围栏等,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4]

2.1.4植物准备

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和规划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并综合考量植物种类、数量、供应商价格等因素,合理进行采购成本预算,将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其次,根据设计要求和园林景观效果,确定树高、树冠形状、树干直径等形态方面的要素。同时,应检查植物根系、叶片、枝干等部分,确保无病虫害和损伤。再次,制定合理的栽植次序计划,通常应先栽植大型树木或灌木,再逐步安排小型植物的栽植,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通常春季和秋季较为适宜。最后,栽植前应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整形,清理根系和枝干,剪除病虫害部分。

2.2审查设计图纸

首先,应收集设计图纸及总平面图、施工图、植物配置图等相关文件,将设计图纸与规划方案进行比对,确保设计图纸与规划中的景观布局、植物配置、道路路径等要求一致,可使用测量工具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核对和测量,确保各个景观元素的尺寸与设计要求相符。其次,仔细核对工程实际需要的材料,进而选用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材料,同时应分析设计图纸中所涉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确保设计与实际情况匹配。再次,仔细审查设计图纸上的园林构造、景观装饰、灌溉系统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最后,进行设计图纸安全隐患评估和分析,具体可与设计师、工程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3合理配置生态结构

第一,全面评估施工区域的地形特征、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绿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生态结构配置方案。第二,综合考虑景观效果、生长习性、抗逆性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绿化树种,或选择多样性的树种组合。具体而言,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植物生长周期,搭配季节性植物,以确保四季景观有序转换,保持绿地的生机和美观性[5]。第三,在绿地中合理配置草坪区域,并充分考虑草坪的功能需求和生长条件,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草坪草种,并采取定期巡查监测、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用农药等措施,确保草坪长期、稳定地发挥其在生态结构中的效用。第四,在生态结构配置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的多样性,避免种植单一树种或植物,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五,合理规划绿地内的水资源利用,加大灌溉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力度,在确保绿地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上,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2.4保证植物美观性

首先,方案中应明确植物的形态、颜色、季节特性等因素,选择相互协调的植物组合。同时,应根据植物的高度、形态和生长特点,设计合理的层次结构,具体可将植物分为高、中、低层次,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深度感。其次,在景观设计中,主体植物应与背景环境相得益彰,可选择与背景色调相协调的主体植物,以突出景观主题和氛围。此外,应结合植物的花色、叶色和果实颜色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通过色彩对比增强景观的鲜明度和层次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最后,在景观设计时,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模型制作等工具,进行景观效果预览和模拟,直观展现植物搭配和景观效果,为最终的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3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优化措施

3.1关注土壤改良工作

首先,应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区域的土壤检测和分析,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等指标,确定土壤改良方向及措施。其次,参考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具体而言,应选择适合道路绿化的腐殖土、腐熟堆肥等。同时,选择道路绿化植物时,应结合改良后的土壤环境合理选择植物种类,避免选择对土壤要求较高的植物,确保植物能够适应土壤环境、健康生长。再次,对于土壤密度较大的道路绿化区域,应采取土壤疏松措施进行改良,如使用翻耕机或松土器对土壤进行翻耕和疏松,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在干旱季节或长时间无雨情况下,应及时进行适量灌溉,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避免土壤干旱或过湿导致植物生长受阻。最后,应定期对道路绿化区域进行施肥和养护,保持土壤肥力和营养供应。具体应结合植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肥料,避免肥料过量或不足。此外,由于土壤性质可能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因此应定期监测土壤改良效果和植物生长情况,动态调整土壤改良方案或养护措施,使土壤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3.2规范选用原材料

首先,应制定详细的原材料选用标准和规范,明确土壤改良剂、植物种子、肥料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具体而言,应优先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与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提高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其次,所采购的原材料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土壤改良剂的有机质含量、肥料的养分含量、植物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再次,应优先选择有机肥料、生物降解肥料、本地特色植物种子等环保可持续的原材料,避免使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原材料,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应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原材料供应和质量问题,保证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3.3把控养护细节

在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养护频次、养护内容等均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时间节点,因此把控养护细节至关重要。首先,应对植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灌溉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全面、定期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应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和设计要求细致修剪、管理植物,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和健康生长,确保植物株型良好。再次,应参考实际生长需求和土壤情况,科学控制施肥量和浇水量,避免过量施用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污染土壤。同时,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并定期采取喷洒农药、剪除受害部分等防治措施,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最后,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喷灌系统、滴灌系统等灌溉设施,确保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应及时清理道路绿化区域的落叶、杂草等杂物和垃圾,保持景观美观、整洁。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关注土壤改良工作、规范选用原材料、把控养护细节等,并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总结相关经验,持续优化管理,从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罗庆,蔺三春,陈磊,.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和养护策略[J].工程技术,2022(1):152-154.

[2]朱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分析[J].农业科学,2022(2):108-110.

[3]刘兆叶.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分析[J].工业A,2022(7):107-110.

[4]王雅君.探析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工程技术,2022(2):120-122.

[5]管燕娟.简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工程技术,2021(1):254-256.

(作者单位:陕西格瑞环境治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