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峰 张勇杰 付强
摘 要: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应用自然环境和山水、注重动静结合,提高设计合理性,能够切实提高城市园林的整体美观性。本文从传统园林艺术设计的特点出发,分析其相关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园林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工程;叠山理水;季节性;借景
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的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应用自然环境和山水,注重动静结合,可以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1传统园林艺术设计的特点
1.1注重模拟自然景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传统园林艺术技巧强调将山水、建筑物等自然结合在一起,在城市园林工程中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景观。该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尊重,可将城市园林工程打造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1]。
1.2注重空间应用
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出丰富的场景和不同的视觉层次感。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可合理利用周围环境,如湖泊、假山等元素,构建出错落有致的空间,能在确保园林整体美观性的同时,保证园林的实用性。
1.3加强应用回廊曲桥等元素
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注重对不同元素的合理应用,旨在构建出具有诗意的画面,从而有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2]。
1.4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注重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例如,利用石头堆叠,在城市园林工程内构建出山水之美。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会采用适当留白等方式,给人以豁达之感。
1.5造型探究
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注重花草树木修剪、人工山石雕刻等,旨在使城市园林呈现出不同的造型与美感。
2 城市园林工程的特点
2.1规模相对有限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城市园林工程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导致部分城市园林工程规模有限。在部分城市中,园林工程主要作为整个城市设计的辅助项目,或仅在城市关键地段进行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园林工程主要作为整个城市设计的辅助内容,或者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地段。从城市园林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来看,受规模影响,多数城市园林工程都与周围的各种建筑相互衬托,整体分布相对分散[3]。然而,城市园林工程在改造人们居住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确保最终建设的城市园林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须加强对设计内容的研究,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2.2施工材料避免千篇一律
园林建设对施工材料的要求,关乎园林景观的独特性与艺术价值。因此,需在设计期间明确施工材料,并严格依据设计标准展开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材料除必须符合设计、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避免千篇一律,以免出现大量相似的城市园林工程[4]。如,施工材料在色彩上应丰富多元,多元化的材质也能为园林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施工材料的造型设计应富有创意和个性;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施工材料的设计与选择中,可使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2.3季节性特点显著
我国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期间非常尊重自然环境等客观规律。因此,在设计期间,应注重季节性,主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城市园林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明确最佳施工时间,保证竣工后,观赏效果能够处于最佳状态[5]。合理选择施工时间,以免所选植物不合理,导致其无法健康成长,难以形成良好景观。
2.4追求高价值
通常而言,多数城市园林工程在实际建设期间,都注重追求较高的使用价值。但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了解城市园林工程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注重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艺术价值的追求,以确保城市园林工程建成后的综合效果达到最佳。
3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的应用
3.1叠山理水
3.1.1合理利用石景。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空间,在该过程中,石景在园林内发挥导向、穿插、分隔等作用。为确保整个城市园林工程中石景与理水布置的合理性,主要采取以下方式:第一,落水。设计假山时,可利用掇山叠石方法,使城市园林工程内的水环境形成高差变化,水流在动力作用下从高处流向低处,将山水环境融为一体,进而丰富园林的自然景观[6]。第二,构建水中岛。通过人工方式,在水面上堆叠成山,将原本单调的水面转变为视觉焦点,增强水空间的立体性。例如,在城市园林工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生境型、修复型及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水中岛,在丰富城市园林水环境的同时,发挥生态作用,提升城市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第三,桥和汀步。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利用桥分割大水面,利用汀步分割小水面,能进一步丰富城市园林中的游览线路,便于游览,同时可增强游览体验。
3.1.2实现理水艺术美。城市园林工程由多个景观共同构成,水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水景设计中,一般要设计喷水广场等,以营造出良好的水景环境,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提高游玩舒适度。同时,在传统园林艺术设计中注重贴近自然,一般需要将水景与山石、植物等内容结合一起,形成一个整体[7]。除了采用喷泉等方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理水技巧融入设计中,提高水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从而达到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的效果。例如,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心位置设置圆形水池,也可将喷泉设置在池塘中心位置,再在周围种植一些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良好景观的植物。此外,可在池边利用青石板布设曲折小路,路边布置灯光,以便夜晚在灯光照射下,形成良好的光影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3.2构景造境
3.2.1层次造景。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特别是在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层次造景法,适当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确保在各个季节都能营造出良好的景观。例如,某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在保留原大树的基础上,种植桂花、银杏等具有点缀作用的植物,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此外,进行纪念类型的城市园林工程设计时,为确保城市园林能够呈现出庄严的氛围,一般应将主体建筑物作为视线焦点,因此前景设置应较低,或者不设置前景,背景则应选择高山或白云等。
3.2.2借景。将原本位于城市园林工程外的景观借到内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此举可以打破城市园林的空间约束。通过借景技巧,能使人们在城市园林中近看、眺望都能欣赏到美景。在传统园林艺术设计中,借景方式多样。远借可将远处山峦、宝塔等纳入视野,像苏州拙政园借北寺塔入园,站在园内放眼望去,高耸的北寺塔与园内的亭台楼阁、山水植物相映成趣,让园林景观更显开阔宏大;邻借则借助相邻空间景致,比如园林与周边的商业街相邻,可通过设置通透的围墙或漏窗,将街景中的繁华热闹与园林的宁静雅致相互映衬,增添园林生活气息;仰借即利用仰视借取高处景观,如园林中借高耸的古树、楼阁飞檐,丰富垂直方向的景观层次;俯借则从高处俯瞰低处景色,如在园林中的楼阁上俯瞰园内的池塘、花丛,使园林景观的观赏视角更多样,极大提升园林的艺术魅力。
3.2.3对景。在园林设计中使两侧景观保持对称,景观能够相互烘托,形成视觉焦点。其类型分正对、互对和映对三种,通过将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景观相互关联,不仅打破了园林空间的单调与平淡,还使园林空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拓展,增强了园林景观的立体感和纵深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呈现出其不意效果,在进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传统设计技巧,凸显自然景观。
3.2.4分景。分景是园林设计中营造丰富空间的重要手法。它通过设置实体或虚拟的分隔物,把园林划分为多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实体分景如利用围墙、建筑、假山等,围合出相对独立的空间,像苏州留园,入口处曲折的长廊与假山,将园内景致逐步展现,制造悬念与神秘感。虚拟分景则借助植物、水体、铺地变化等实现,比如一片树林分隔出不同活动区域,或通过不同材质的园路暗示空间转换。分景能增加空间层次,避免一览无余,还能让各景区主题突出,动静分区,满足多样化游览需求,提升园林整体魅力。
3.2.5点景。点景是园林设计中通过点睛之笔,强化景观意境、点明主题的关键手法。题咏与刻石是常见的点景方式。如杭州西湖边的 “花港观鱼” 石碑,直接点明此地赏鱼观花的景观主题,加深游客对景点特色的认知。植物点景别具一格。在传统园林中,常以梅兰竹菊 “四君子” 植物来彰显园主品格。如以梅花的高洁傲岸,突出园林的高雅格调,花开时,其姿态与香气营造出独特氛围,点出园林的清幽雅致之景。建筑小品同样不可或缺,如颐和园中的铜牛,卧于昆明湖畔,不仅是精美雕塑,更以其传说故事为园林增添神秘色彩,成为湖畔引人注目的点景元素。
3.3空间处理
3.3.1空间组合。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采用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可以组合出不同空间,从而在城市园林内形成不同类型的空间结构,使内外空间连接区域产生层次变化。例如,将花木、假山等设置在道路两侧,利用不同植物连接,形成不同空间,能使游客在城市园林中感受不同空间衔接过程中所呈现的自然美。
3.3.2空间对比。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可利用空间对比来优化设计,通过季节、虚实等方式,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反差感。例如,通过假山显示春夏秋冬的具体立意,使一年四季的景色相互配合;进行虚实对比时,可利用城市园林中的山水相互映衬,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欣赏到更美的景观。
3.3.3空间渗透。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采用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隐藏空间边界,可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连续性。例如,通过廊、亭等将不同空间合理连接,能够有效丰富城市园林工程空间的层次性。此外,应用借景手法,强化城市园林的整体层次性和渗透性,能够打破传统围墙对城市园林整体空间的约束,使园林景观向周围适当
延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园林工程的设计风格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不同城市园林工程具有各自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细节控制不到位、整体设计不合理等情况,这些情况不仅会导致城市园林工程的功能下降,还可能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导致城市园林工程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从城市园林工程整体情况入手,全面考虑当地文化与民众需求,采用不同类型设计风格,并在实际作业期间注重对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的应用,切实保证整体设计的美观性与合理性,提高城市园林工程整体质量,进而打造出兼具生态效益与美学价值的景观
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技巧[J].居舍,2024(26): 109-111,132.
[2]韩燕.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与技巧研究[J].居舍,2024(7):127-129,133.
[3]雷立娟.城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3(10):158-160.
[4]谢妙旋.城市园林工程中的特色设计及艺术表达[J].现代园艺,2022(6):69-72.
[5]李婉榕,李永正,丁榜举,等.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分析 [J]. 南方农业,2022(2):80-82.
[6]赵杨迪,王占锋.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设置可行性研究[J].绿色科技,2021(7):235-237.
[7]马宇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9(24):94-95.
(作者单位:山东万融森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