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要积极参加劳动、植树造林,把绿色的种子种进心里,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勤奋学习、锻炼身体、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自然教育是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认识自然、爱护自然,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青少年自然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家大力推动自然教育的初衷。通过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让青少年走进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培养青少年地球命运共同体观念。
大自然是人类和万千生命生活的家园。在大自然中,经过亿万年的自然演变,河流、湖泊、青山、树木、青草、花朵、动物、昆虫等万物各得其所,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认识这些生态系统,了解人类应如何在自然界中与万物和谐相处,是自然教育的根本。
绿水青山带给人一幅广袤无垠、澄澈秀丽的自然画卷,它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直观凝练的表述。走进森林,在大自然中接受鲜活的、立体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每一个特殊物种都是一座城市和地区最具辨识度的靓丽名片,展示的是地域气质,彰显的是乡土内涵,凝聚的是民族精神。
大自然寓意着广阔与包容,如同那无垠的蓝天与大海,能容纳万物。无论是翱翔天际的飞鸟,还是穿梭海中的鱼群,都能在这片天地间找到自己的栖息之所。它还激发着少年儿童无尽的探索欲与想象力,无数人在大自然的召唤下,踏上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原、美丽的湿地,进而飞向浩瀚苍穹,去追寻未知的奥秘与梦想。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意在点燃绿色梦想,根植绿色种子。活动开展5年来,通过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我国自然教育活动蔚然成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社会风尚得到广泛弘扬。
2024年,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推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全国共组织活动150多场次,吸引近20万名青少年踊跃参与;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积极推动北京、山西、山东等24个省(区、市)的青少年宫及有关中小学开展了以“关注森林·共建美丽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一起‘童’行”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产生较大反响;连续举办5期自然导师培训班,培训近300人。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第二届自然教育导师技能竞赛,进一步促进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一棵棵树,一片片林,记录着山川大地的绿化,也见证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美丽中国增绿添彩,万里河山多姿多彩,背后是“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追求,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担当。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大自然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精神得到滋养与升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相信随着更多青少年走进森林,亲近自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深入,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就一定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