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用好林长制“指挥棒”山东济南林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好林长制“指挥棒”山东济南林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文/李云亮 王 宁 朱学亮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12-05 16:24:23 浏览:2224
字体:
分享到:

/李云亮  王  宁  朱学亮

金秋时节,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各地特色林果园,眼前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欲滴。这是济南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理念,围绕特色经济林主导品种,严品控、推品牌、抓创新,创新建立食用林产品治理五大体系,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在林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济南市充分发挥林长制指挥棒作用,聚焦农民增收工作主线,创新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追溯、标准化生产、培训“五大体系”,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监管能力、检验检测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管理服务能力;通过严控林果品质、宣传推介品牌、创新挖掘潜力等创优林果品牌服务,品牌名片效应不断彰显,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目前,全市林果种植面积达到 122万亩,产值达到 44 亿元,打造了钢城蜜桃、莱芜花椒、张夏御杏、南山核桃等一大批济南本土林果品牌。全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202196日举办的山东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培训班上,济南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济南市章丘刁镇道口大樱桃赏花节

一、创新监管体系,提升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在山东省首创“市、区县、街镇、网格”四级联动监管体系,市级负责制定全年工作重点,组织开展食用林产品种植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市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监督考核各区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制定省、市级果品质量抽检布点计划;区县林业主管部门统筹当地各项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实施符合本区县的协管员管理办法等;街(镇)监管机构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的落实。

2015年起,在各涉林街镇探索建立设置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2021年将莱芜区、钢城区协管员同步配齐,按照“县聘乡用,双重管理”的原则,目前共聘用123名协管员分布在各街镇从事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协管员通过走访、巡查,深入到种植园区,宣传贯彻国家有关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广种植新技术,协助督促种植户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档案,发现违法行为等问题及时取证上报,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关口前置、重心下移,保障基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运转,落实监管“最后一公里”,成为果农和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为规范完善协管员管理,制定印发《济南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考核机制以及权利和纪律,严格做好“定格、定岗、定员、定责”,充分发挥协管员基层协管 作用。

二、创新检测体系,保障食用林产品种植环节质量安全。建立“专业机构负责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区县、街镇速测室开展快速检测”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最大限度覆盖食用林产品种植区域的果品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及时阻止问题果品流向市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印发《关于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的通知》,综合考虑成熟时间、分布区域、种植面积、品种、产量等因素,科学规划抽检计划,最大程度的覆盖辖区内果品产地、尽可能全面代表主要果品生产状况,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合理划分、科学布点,每年组织对樱桃、板栗、核桃、枣、苹果、桃、梨、葡萄、山楂、柿子、花椒11种果品进行抽检监测。近五年来,共完成省、市级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4256批次,完成快速检测39000余批次。钢城区、平阴县、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按照区县政府相关要求,委托第三方开展了县级果品抽检监测工作。近年来,各级抽检过程中出现过不合格样品26批次,涉及品种有樱桃、桃、核桃、枣、苹果、山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置,对剩余果品实施无害化处理,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贾庄杏 摄

三、创新追溯体系,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管控。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制度,统一印制生产记录薄,要求生产者详细记录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生产环节管理措施,留存使用农药、化肥的购销单据,强化源头管控。在全省率先推行食用林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鼓励引导食用林产品生产主体以自检合格、委托检测合格、自我承诺合格方式开具合格证,落实食用林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提升食用林产品信誉度,拓展销售方式渠道。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与浪潮集团推出“质量链”二维码,内容包含产地信息、生产过程、检测报告等,打造产品生产过程可控可追,质量溯源数据可视化,实现了合格证与二维码有效 融合。

在全省第一个建立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林果二维码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者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提升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019年,济南市“食用林产品追溯信息化体系”荣获国家林草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颁发的“林业信息化全面推进十周年优秀案例”。

四、创新生产体系,引领食用林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提质升级。加强特色果品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应用,制定核桃、板栗、柿、梨、桃、甜樱桃6种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编制了《核桃青皮堆肥化处理技术规程》等七项地方标准,积极推广现代种植模式、绿色有机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药风险。加大品牌培育创建力度,扶持引导有能力的生产主体申请“三品一标”,提升生产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82个、绿色食品78个、有机农产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3个;成功创建“省级十佳观光果园”9处、“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20处、“齐鲁放心果品”24个。通过培训、走访、依托协管员日常巡访等方式对成功创建品牌的企业、合作社、果园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生产、运营情况。特别是在南山核桃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核桃黑斑病等病虫害危害、二次萌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应指导措施,成功打造核桃百亩精品园2处,引领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商河县科技示范园蟠桃

五、创新培训体系,筑牢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创新服务培训新模式,开展“菜单式”技术指导,由过去的“我讲什么你学什么”变为现在的“你想学什么我讲什么”,组织高校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讲解等方式,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指导精准性与针对性。实施南山核桃产业振兴项目,组建核桃科技创新团队,对核桃的嫁接改良、品种选优、病虫害防控、青皮处理、产业化发展进行集中攻关,实现了核桃病虫害绿色防控、集中脱皮、无害化处理及青皮废渣制作有机肥料等技术突破。近年来,共举办理论知识专题培训、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电话微信线上答疑等各类培训和指导90余次,培训20000余人。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机制,依托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下乡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食用林产品法律知识和质量安全常识,切实提高食用林产品生产者的守法意识,不断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济南市不断强化果品品牌建设,实施林业品牌培育提升行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果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全市林果业发展由数量导向向市场导向、质量导向的转变。

六、创新品牌服务,打造名牌产品

严控林果品质,变“好资源”为“好产品”。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今年已完成省、市级果品抽检1100批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强化新品种引进、低效园改造、示范园建设、适用技术培训等措施,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采取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覆草、绿色控害等科学管理技术,带动了林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研发推广富硒、富锌和富钙等本土功能性营养果品,努力将佛指枣等泉城特色林果“好资源”变为“好产品”。

加强宣传推介,变“好产品”为“好品牌”。开展“好品山东”品牌遴选工作,鼓励优质林果企业品牌申报,目前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的野风酥煎饼、高粱饴、山楂制品,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的大南山山楂干、平阴玫瑰,济南紫金玫瑰股份有限公司的紫金玫瑰鲜花饼成功入选,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野风酥印象济南系列产品、济南紫金玫瑰股份有限公司的紫金玫瑰鲜花饼成功入选2023“山东手造·优选100”产品遴选活动名单,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积极推荐优质林果产品参加中国林交会、中国樱商大会等国家级展会,精心组织参加全省樱桃大赛、桃大赛等省级赛事,扩大“济南林果”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注册林果产品商标55个,创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5个、自营知名品牌4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8个,获得有机食品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144个,“山前果树林”荣获中国樱桃产业乡村振兴推荐品牌,“十九郎鸣羊山”获中国苹果产业乡村振兴推荐品牌,推出了“泉水人家”“源味南山”“点赞商河”等区域公用品牌15个,济南林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 提升。

平阴莲花山葡萄采摘节,游客在葡萄园内采摘葡萄

创新挖掘潜力,变“好品牌”为“好效益”。扎实推进山楂智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等项目实施,引导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等采用现代工艺开展林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先后发布“济南市特色林果春季赏花指南及位置分布图”“济南市樱桃采摘季指南”“济南市最全甜杏采摘指南”等,变果园为花园、公园、游园,促进农林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做好济南园·林市集行业品牌,成立济南都市圈园·林市集联盟,举办首届园·林市集联盟联合展销活动,搭建线上直播带货渠道,今年以来已举办展销活动12场,带动林果采摘销售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