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鷟 赵俊杰
山东曲阜的孔庙大成殿内,孔子造像的正上方,有一块牌匾,上书“斯文在兹”。意思是:文化在这里。这是中国人对孔子无限崇敬和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表达,也是神州大地永远的骄傲!
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两个“唯一”令人骄傲。
其一,它是人类文明中唯一一脉从原生走到现代未曾断裂的文明。
人类有四大古代文明。一是古巴比伦文明。它的地域在今天的伊拉克。然而今天的伊拉克已经看不到古代文明的影子;二是古埃及文明。然而今天的埃及人已经不是古埃及法老的后代,他们也不认识金字塔里的圣书体文字;三是古印度文明。然而今天的印度官方语言已经变成英语。印度没有清晰的古印度历史记载。要想了解古印度历史,他们需要拜读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今天我们中国人还认识几千年前先人创造的文字,读几千年来先人们留下的书籍,继承先人们的智慧,与他们共情。
其二,它是人类文明中,唯一一个未曾断裂地记载了自身文明历史的文明。
中国有一部最重要的史书,就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它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中华文明五千年,《史记》写了前三千年,回答了我们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问题,也为后来的历史写作确定了体例。因此,我们有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及此后历朝历代为前朝修纂,未曾断裂的一部“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和《清史稿》,实际是二十六史。
先人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海量的知识、无穷的智慧和宝贵的精神。浩如烟海的文章典籍、文物古迹,流传至今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包含了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山东的孔子、孟子、墨子、孙子、扁鹊、鲁班,孔府、孔林、孔庙,泰山,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和海战战场——青岛的琅琊台及其古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备的农书《齐民要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等等。我们有太多太多令万世景仰的圣贤、胜迹、遗存和传统。如此一部宏大的文明长卷,值得我们永远珍存,温故而知新。
复兴之路
黄河九曲十八弯。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代以来,有两个“百年”令人唏嘘,又荡气回肠。
一是百年苦难、不堪回首。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特别是《辛丑条约》,中国连本带利要向列强赔偿9.8亿两白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样一个沉重的债务,将使这个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华民族由此经历了不堪回首的百年苦难。
二是百年奋斗、浴火重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新秩序。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一个第三世界穷国,那就是中国。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巨大贡献,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后发国家中改革发展最为成功、日益强盛,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也是中国。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变革和奋斗中走向辉煌。
这其中,关键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和斗争与变革无穷的智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神舟飞天,高铁飞驰,蛟龙探海,天眼望远,量子通讯,华为奇迹……中国已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用40年时间让8亿人脱离了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创造了人类奇迹。我们成功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G20峰会、上合峰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今日中国,请世界倾听中国方案。我们自信地向众多国家的民众单方面免签,打开家门,迎接四方宾客。
一百多年后,中华民族没有万劫不复。相反,我们又重新站起来了,并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相信“否极泰来”。
走向大同
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波澜壮阔,砥砺前行。面向未来,有两个“为”让我们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孕育和保存了一颗良善的文明火种。
当今世界,某些话术包装下的丛林法则式的所谓“文明”,其自身价值混乱、社会失序、人群撕裂,同时又霸道双标、祸水外溢,导致世界战乱不止、惨不忍睹。而我们中华文明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和不懈奋斗,自身建成了安全、和谐、美好的家园,又坚持胸怀天下,劝和促谈,促成中东千年大和解。我们相信人性本善,引流向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忠孝慈爱、家国情怀,给我们提供情感和价值的锚地。每一个人的人生更有意义,也让社会和家庭充满了温情。我们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为人类孕育和保存了一颗良善的文明火种,在今天纷争不断、阴云笼罩、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类世界中熠熠生辉,带给世界希望和光明。
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文化样本。
我们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谋大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谐发展是中国人自己秉持也贡献给世界的最高智慧。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有根本,纳活水,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今天靠和平崛起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化样本。
我们告诉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的主旨演讲中说:“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对此,我们信心百倍。
(作者单位:陈鷟,中国海洋大学;赵俊杰,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