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济南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 与经济效益转化分析
济南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 与经济效益转化分析
作者:文/ 李云亮 杨 森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10-29 10:52:29 浏览:2941
字体:
分享到:

平阴县于林白皮松

/ 李云亮   杨 森

【摘要】古树名木是绿色活文物、活化石、活档案,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对于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高城市绿化环境的质量以及实现经济效益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南市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精准化、规范化、多元化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收到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古树名木资料整理不够规范、古树名木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够高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档案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转化,要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档案编研工作,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更好地为城市绿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古树名木 档案资源 经济效益

前言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孕育了自然界的生态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古树名木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从经济角度看,古树名木是城市森林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生态角度看,古树名木为珍贵树木、珍稀和濒危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条规定,古树名木是指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市、区县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鉴定和建档工作,设立古树名木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养护责任单位。古树名木对于当地树种规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常被称作绿色活文物、活化石、活档案,因此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对于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高城市绿化环境的质量以及实现经济效益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济南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精准化、规范化、多元化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

(一)制定方案措施,做好“普查”文章。一是摸清现状。把“推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和《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济南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古树名木保护工程的建设规模、技术规范、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古树名木调查、登记、鉴定、拍照、建档工作,全面摸清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截至目前,全市已调查建档古树资源22285株,分属于325580种。二是首创树龄鉴定方法。为解决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的“树龄鉴定”难题,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成立技术团队,在传统年轮鉴定法的基础上,根据树木增粗生长一般遵循“慢、快、慢”的规律,选取有代表性的26300株乡土树种取样,采用生长锥提取树芯,利用LINTA6树木年轮分析系统和“三段计算法”解析树龄,获得年轮和直径数据,建立济南市常见古树年轮和直径回归模型,生成《济南市常见古树树龄和胸围关系对照表》,并在资源调查应用中不断验证和修证,目前适用率达到85%以上。三是实行“一树一档”管理。将全市古树名木纸质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实行“一树一档”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管护责任,根据每株古树情况制定清腐、树洞修复、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修建围栏、悬挂标识牌等保护措施,一树一策,让每株古树都得到妥善的保护。

核桃树

(二)健全工作机制,做好“管理”文章。一是搭建技术标准体系。基于济南市历年古树名木保护的实践经验总结,学习借鉴国内外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成果和先进做法,广泛征求管理、使用、科研等单位意见建议,科学制定《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古树名木价值评价规范》《古树名木异地保护技术规程》等6个济南市地方农业标准,20229月通过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批,填补了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技术标准空白。二是创新保护修复方法。对全市范围内价值重要、生长势濒危、生长环境差的古树名木,打破过去仅通过观测古树外观来判断树势的传统方法,利用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雷达无损探伤技术,给古树做“CT,检测树木内部结构受损程度、树木地下根系分布等情况,科学诊断衰弱原因,精准实施保护修复。古树修复后,结合周边环境,为古树安装生长监测仪——古树芯,利用广域网和物联网技术,实时检测古树修复后的生长状态,实现古树本身及其生长环境的动态监管。按照“一树一策、精准保护”的原则,累计对240余株古树实施了抢救性修复。三是完善保护管理制度。出台《济南市绿化条例》,明确“禁止砍伐或者擅自迁移古树名木”。印发《关于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多措并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制定《济南市古树名木认养办法》,鼓励社会各界、社团组织和个人通过认捐认养的形式广泛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开展济南市首批古树名木认定工作,认定一、二、三级古树名木共4532株,在全省率先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二级保护古树名录,完成二级古树挂牌保护,让古树名木有了身份证。

宋海棠

(三)强化价值转化,做好“应用”文章。一是坚实生态价值。通过评选济南市“十大树王”,打造了“明湖街道海棠王”“五峰山景区银杏王”“四门塔侧柏王”等生态名牌,辐射带动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绿化建设,居民与古树相存相依、共生共荣,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古树、爱护古树的良好氛围,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村居风貌。二是传承文化价值。以“保护古树名木 共享绿水青山”为主题,举办“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等活动,通过图片展览、摄影大赛等方式,“上下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让“活文物”焕发新魅力。充分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典故,进行整理、提炼与提升,将古树保护与文化典故充分融合。拍摄《古树济南》纪录片,细说古树名木的“前世今生”,从风光、生态、人文等多角度切入古树名木的文化特征,以丰富生动的电视表达效果,强化古树名木的立体感受,全面展示济南古树名木久远的年代、独特的景观、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引领广大市民群众走进济南古树,探寻年轮故事,营造人人热爱、珍惜、保护古树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和热情。三是释放旅游价值。立足丰厚的古树资源禀赋,编制《古树名木公园建设规划》,规划建设古树名木公园104处。同时,规划打造了一批网红“古树乡村”和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一批古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和特色林产品产业发展,让沉寂的古树焕发新的活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古树资源带来的绿色福祉。四是开发经济价值。坚持“以生态兴产业、以产业促生态”的发展思路,依托济南市观赏植物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建立古树名木基因库,通过扦插、嫁接、组培等无性繁殖方式,克隆“历下宋海棠”“五峰公孙树”“历城幸福柳”“高路桥楷树”“千佛山唐槐”等古树1000余株,实现“一树多种”,为园林和林业绿化建设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

二、济南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与经济效益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古树名木资料整理不够规范。由于前期古树名木普查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许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习,缺乏古树名木相关学科知识和建档意识,特别是对乡村古树名木的原始材料收集不细致,所记录的古树名木生长和保护信息不够全面,古树名木档案整理不够规范,存在诸多缺陷和错漏情况,给利用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古树名木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大。古树名木档案宣传工作起步比较晚,过去档案管理主要是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因而在思想上对档案宣传重视不够,习惯上把档案宣传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馆藏开放,没有去研究和把握档案宣传本身规律,与档案宣传的需求差距甚远。在实际档案宣传工作中,大多数以馆藏开放、讲解式为主,宣传形式呆板、僵化、单一,公众参与热情不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实效。

(三)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够高。目前,济南市古树名木可供对外开放的档案信息较少,在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虽然行业内部进行了多种探索以及尝试,但是没有取得理想成效,古树名木档案还主要用于满足行业内部的查阅需求,没有建立开放的查阅平台或网站,在实质上依然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致使很大一部分档案资源利用率较低,不能够为其他需要了解古树名木情况的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档案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转化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济南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策略

(一)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完整、准确的古树名木档案体系。古树名木档案保存的具体内容包括古树名木调查信息、基本现状、保护复壮、历史记载和照片、音像,以及专家评审意见材料、古树名木调查上报材料、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等等。每株古树名木都要做好树种、详细位置、树龄、树高、胸围(地围)、冠幅、生长势、立地条件、权属、传说记载的信息采集工作。要对古树名木的外观形态进行拍照,较高大的树木可采用摄像,要求至少是一株一照;对于古树群的古树,则要求从三个不同角度整体进行拍摄,不单株拍照;对于奇特怪异的古树,则要尽量体现其“奇”、“怪”的特色。要做好古树名木日常管理资料的收集:一是古树名木在保护、管理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种标准和具体要求;二是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文件通知、工作报表、总结等;三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如巡查记录、普查记录、养护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救治复壮记录等。如果古树名木发生生长异常情况(病虫害,生长衰弱等)应注明原因分析、解决办法及修复后的修复效果。

古树名木档案的整理是发挥古树名木档案作用的前提,是古树名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按照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按卷整理:一是该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二是该古树名木的生长和养护等记录;三是管理单位在保护、管理该古树名木时形成的一系列工作文件资料。每卷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编制索引目录。

根据调查建档工作的要求,古树名木做到一树一档案,将每株古树的原始资料包括古树名木调查表、树种鉴定、生长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复壮养护记录等进行分类、排序、编号。同时将静态照片资料和动态的影像资料一并收录进档案,附上文字说明并详细分类。古树档案资料要层次分明。根据国家古树名木分级标准将不同树龄的古树划分为三个等级,按照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顺序对不同等级的古树名木进行分类归档,每一级古树分树种详细记载。古树名木档案区域分布要清晰,一区县一档案,以区县为单位,将全市的古树名木按照区县逐一归档,明确每个区县的所有古树名木分布位置,分级分树种详细记载。古树名木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实地调查,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变化情况及时增添相关资料,包括复查资料、管护中逐年形成的资料、漏查的资料等等,从而形成完整、准确的古树名木档案体系,有效服务于查阅。

(二)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档案编研工作,助力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古树名木管理部门可以将本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文字、图片资料和相关法律法规,兼顾本市历史名人、古迹和民间传说进行集中整理,通过编研、加工,编纂高质量的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集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济南市古树名木汇编》,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编制《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汇编》、《济南市古树名木知识汇编》、济南市古树名木短视频等,对济南市古树名木相关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引导人们走近济南古树名木,加强对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助力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也为专家学者和后人研究本地的林业物种、气候变化等提供重要资料。

(三)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古树名木档案的利用,是将静态的古树名木档案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目前,济南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加强古树名木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古树名木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济南市数字政府建设,认真落实数字山东、数字济南建设部署要求,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古树名木档案建设管理改革创新,以“数”赋能促进济南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加大投入,将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的硬件设施配置到位,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古树名木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建立完整、先进的古树名木信息数据库,为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查询、利用古树名木档案开辟一条便捷的渠道,努力达到最佳的档案利用服务效果。

建设古树名木档案信息网。以古树名木为主题, 以需要了解古树名木情况的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为利用对象,建立古树名木的专门网站,在网上发布古树名木信息简介、利用指南、法律法规和保护动态等,既方便用户直接在网上进行检索,也能让广大市民群众了解和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关注,更好地为城市绿化和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

做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人员在计算机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古树名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注意学科专业的交叉互补,让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档案信息管理,又能掌握相关的古树名木专业知识,切实将业务档案工作抓出实效。

四、总结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一棵古树或名木,特别是一个古树群,往往就是一个价值极高的景点和文化旅游目的地,能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观念,在做好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本文作者单位: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济南市绿化条例》.济南市政府网站,2022.03.01 .

2〕《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济南市首批二级保护古树名录的通知》济政字〔202244.济南市政府网站,2022.08.01.

3〕卢威陶, 王福才, 张云生.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探讨[J]. 世界生态学, 2020, 9(1):  48-56.

4〕朱宇钒,叶洋,余祖伟,王超敏,王东秀.古树名木价值等级评估研究.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05.

5〕方芳.科学保护古树名木 彰显北京古都风貌.国土绿化.202311.

济南市甘泉村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