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先修路 后治沙 甘肃古浪见成效
先修路 后治沙 甘肃古浪见成效
作者: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符 超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10-15 15:05:34 浏览:2810
字体:
分享到:

省道308线在八步沙通过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符  超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采用先修路、后治沙的模式,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纵深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沙化土地治理,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07.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53亿株。北部沙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2万亩、退化林修复11万亩。全县239.3万亩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区植被盖度稳步增加。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率先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首个歼灭战。

古浪县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区四带”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风沙线长达132公里,有重点风沙口20多个,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9年以来,古浪县紧盯打造全省生态治理示范县和争创“三北”防护林工程标杆县两个目标,采取“先修路,后治沙;先边缘,后腹地;先压沙,后植树”三条思路,采用“项目治沙、光伏治沙、公益治沙、义务治沙”四种方式,在北部沙区建成“五横九纵”治沙道路168公里,将未治理沙漠分割成15个区域,分区域开展集中治理,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2万亩。全县沙化土地全部采取了治理措施,239.3万亩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6.96%,较2019年增加5.36个百分点,基本确保了沙源稳固不扩散,成功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筑起了第一道绿色长城,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古浪县北部沙区八道沟南与民调渠相连,向北延伸至乱疙瘩槽南华林场造林区,是古浪县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该县先后实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省级防沙治沙、退化林分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流动沙丘治理2万亩。植被主要以旱生、超旱生植物为主,有天然分布的白刺、沙霸王、红砂、沙米、沙蒿等,人工植被以花棒、梭梭、柠条等耐旱灌木为主。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三北’六期工程,实施好总投资7.2亿元的古浪片区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项目,在该区域完成好退化林分修复、人工造林等建设任务,不断巩固沙漠治理成果,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古浪县政协副主席、林草局局长季玉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