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逸行 刘 勇
在云雾缭绕、翠峦叠嶂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有一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净土。这里不仅是自然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群身着橙色战衣的守护者,他们默默无闻,却时刻准备着与山林之火展开较量,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这支队伍就是武夷山市森林消防大队,隶属于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他们不仅是应急救援的国家队、专业队,更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绿色守护者。一直以来,武夷山市森林消防大队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半专业灭火队的培训单位,旨在提升武夷山国家公园半专业灭火队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为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安全线。
培训队员班组灭火演练
责任重于泰山 使命在肩
随着晨曦初破,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每一寸土地上。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营区坐落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西南,一场关于防灭火的专业培训即将拉开帷幕。分队长张聿敏站在队伍前。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同志们”,他的话语低沉而有力,仿佛山间的风,穿透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站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为了武夷山的绿水青山,为了无数生命的安全。今天的培训,不仅是对我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我们肩上那份沉甸甸责任的再次确认。”
油锯操作训练
参加培训的队员都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从社会招录的,经过重重考核筛选,其中不少退役军人,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具有相当的体能基础,且多为武夷山本地人,熟悉当地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
张聿敏的话语在队伍中引起了共鸣。队员们纷纷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山火肆虐时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家园。
培训首日,队员们迎来了基础理论的洗礼。张聿敏化身为知识的传播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灭火经验,以及国内外森林火灾的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森林火灾的成因、分类、预防及初期扑救的基本原则。在他的讲解中,那些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记住,理论知识是行动的先导。”张聿敏反复强调,“只有深刻理解火灾的规律,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为了加深队员们的理解,他还特意安排了互动环节,让队员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火灾预防和扑救的看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队员们的学习热情,也让他们对火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讲解装备操作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是森林消防员最常用的灭火装备,初始操作不复杂,队员一学就会。班长贺志全说:“大家别看风机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灭火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比如,出风口距离火焰根部要把握好。太近,热辐射人受不了;太远,反而有助燃的反效果。还有,连续大功率开机半小时以上,就要停机,让机器休息一下……”随后,贺志全边示范操作边讲解,讲解机器结构,拆卸空气滤清器等消耗部件,从使用到机器保养一一讲授。
随后,训练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从消防器材的熟练使用,到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穿戴,再到基本的灭火战术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张聿敏亲自上阵,耐心指导每一个队员的动作,确保他们都能熟练掌握每一项技能。他对队员小李说:“别看这些动作简单,但在火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要时刻牢记这一点。”
守护绿色使命 薪火相传
紧急避险训练至关重要,这是确保灭火队员在火场上能否确保人身安全和消除火场紧张情绪的法宝。而掌握火场危险地形、易燃植被等知识是确保火场安全的理论基础。中队长蓝俊精心制作课件,利用晚上时间,给队员们一一介绍山脊、草塘沟、山谷、鞍部等八钟危险地形,详细讲解预设安全区避险、利用地形避险等紧急避险方法。如何预判高危火环境,迷山如何自救等。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张聿敏带领队员深入国家公园内,结合林内地形说:“造成林火伤亡事故原因有:顺风逃生、向山上逃生、迎风扑打火头、在草塘灌木丛中避险……”
常规灭火联合演练
在掌握单兵装备后,水泵班组训练就提上日程。以水灭火是扑打森林火灾的首选手段。张聿敏说:“便携式水泵是我们的主打装备,水泵班组的指挥员要看火场和水源,预估管带铺设长度,合理选择水泵的并串联方式……”
随着培训的深入,队员们迎来了最为严峻的考验——模拟实战演练。在模拟的森林火灾现场,火势汹涌,浓烟滚滚,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之中。蓝俊担任指挥,他冷静分析火情,迅速制定灭火方案,并指挥队员们有序展开行动。
理论授课
“一班负责正面压制火头,利用风力灭火机和水泵进行快速扑救;二班从侧翼包抄,利用地形优势切断火势蔓延的路径;三班负责清理余火,确保火场安全无虞。”蓝俊的指令清晰有力,如同指挥一场精密的战役。队员们迅速响应,各司其职。他们身穿厚重的防火服,手持沉重的灭火工具,在火海中穿梭奋战。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烟尘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是守护绿色家园的神圣使命。
在模拟实战中,队员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根据风向、地形等自然条件灵活调整战术,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们学会了如何高效沟通、如何相互支持、如何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他们未来灭火战斗中的宝贵财富。
历时1个多月的培训即将结束,大队举行结训考核。考核分为灭火理论、基础体能、单兵技能、班组作业四个部分,按照森林消防国家队员的考核标准均达到合格以上。队员从对森林防灭火的一知半解到入门也就短短数周。考核结束后,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单位。他们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了日常工作中,还积极向同事传授经验,共同提升整个团队的防灭火能力。森林灭火的业务能力从面对火情的“风机吹一吹、二号工具打一打”的低层次渐渐提升为火场侦查、人员编成、灭火方式、通信保障等成体系,能够因时因地合理选择灭火时机、火线突破口,安全措施有保障。在随后的1年多里,武夷山国家公园半专业灭火队多次成功处理了发生在国家公园周边的森林火情,第一时间消除了火灾隐患。
每当回忆起森林消防大队的灭火培训,队员们都会感慨万分。他们深知,是那次培训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是那次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专业的灭火技能;是那次培训让他们明白了责任与使命的真正含义。他们感激森林消防指战员的悉心教导;他们感激队友们的相互扶持和共同进步;他们更感激这片给予他们无限爱与力量的绿水青山。 2023年10月,武夷山市森林消防大队被福建省政府挂牌“福建省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作为全省十家之一,闽北唯一的应急培训基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该大队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队指战员深知,每一次出警都是对自然的深情告白,每一次灭火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将继续书写属于绿色中国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