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明显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明显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作者:文/张 颖 王爱东 胡 阳 张 东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09-02 10:59:39 浏览:3186
字体:
分享到:

/张  颖  王爱东  胡  阳  张  东

加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森林管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作物栽培、选种技术等绿色、环保、无毒的手段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它是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2015711日,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以来,全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得到较快的发展。该区面积906平方千米,2023年全区森林面积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33%,较2015年森林覆盖率增长13.8%。森林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连续26年实现全区无林地火警、火灾等,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也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结果表明,2023年该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为3.52亿元,经济效益0.041亿元,社会效益0.012亿元,生态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

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设计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我国城市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精准使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手段,采用最优化的技术方案,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健康水平等。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评估应遵循下列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需要保证各项指标科学、合理;二是综合性原则,即评估应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全面反映绿色防控的效益和影响;三是可行性原则,即绿色防控评估主要目的是用于实践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四是全面性原则,绿色防控评估指标设计,要全面反映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状况。因此,根据四项基本原则设计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在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中,第一大类指标为“生态调控”,具体内容为: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优化林分布局、改善水肥与抚育管理等措施,结合营建本杰士堆、昆虫旅馆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技术,提高树木抗性,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为害的环境条件,避免或减轻有害生物的危害。评估的具体指标为“生态调控覆盖率(%)”,评估公式及参考值为:生态调控覆盖率(%=调控面积/防治区域总面积×100%,参考值≥30%

第二大类指标为“生物防治”,具体内容为: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等控制病虫危害。评估的具体指标为“生物防治覆盖率(%)”,评估公式及参考值为:生物防治覆盖率(%=生物防治面积/防治区域总面积×100%,参考值≥50%

第三大类指标为“物理防治”,具体内容为:“通过使用昆虫信息素、杀虫灯、诱虫板等防治林木害虫,并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评估的具体指标为“物理防治覆盖率(%)”,评估公式及参考值为:物理防治覆盖率(%=生物防治面积/防治区域总面积×100%,参考值≥50%

第四大类指标为“科学用药”,具体内容为:采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实施应急防治,结合早发现、早除治,推广查防一体化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量。评估的具体指标为“化学农药防治覆盖率(%)”,评估公式及参考值为:化学农药使用覆盖率(%=化学农药防治面积/防治区域总面积×100%,参考值≤30%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9-11月、20219-11月,由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研究小组主要在通州区大运河公园、减河公园和西集净水公园设置样地,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调查,针对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开展情况,收集相关数据,评估了通州区2020-2023年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效益。

绿色防控生态效益尤为突出

2023年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的评估结果显示,绿色防控生态效益尤为突出。

生态效益的评估主要依据202036日正式发布、202010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生态效益评估的计算公式为:PV1=ESV×Ar×Dr×Pr。式中:PV1表示生态效益;ESV表示通州区全部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 Ar表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实施面积占通州区总森林面积的比例;Dr表示林业资源因受有害生物侵害而损失价值的比例; Pr表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实施使林业有害生物减少的比例。

评估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不同评估指标的评估方法和主要参数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因此,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评估结果表明,2023年通州区城市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为78.41亿元,即ESV=78.41亿元。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涵养水源30.14亿元、固碳释氧17.42亿元、净化大气11.59亿元、森林康养8.50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6.80亿元、保育土壤2.89亿元、林木养分固持1.07亿元,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三项生态服务的价值较高。三项合计占总价值量的75.44%左右。

根据《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21》的统计数据,通州区绿地覆盖率48.0%,森林覆盖率33.0%2020年以来,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实施总面积为1217公顷,包括重点公园绿地防控区600公顷、城市主干道绿地333.3公顷、老城居民区内防治区266.7公顷和果园17.3公顷,绿色防控项目实施面积占通州全区总绿地面积的16.63%。因此,在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生态效益评估中=16.63%

另外,以白蜡林样地的调查结果为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林木受害比例分别占20%60%20%。吕海光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轻度、中度和重度受害分别导致其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下降10%30%50%。因此,林业有害生物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下 降率为20%×10%+60%×30%+20%×50%=30% =30%

202020219-11月对通州区5个果园9种有害生物诱捕效果的调查中,从2020年项目实施初期到2023年项目实施后期,果蝇和绿盲蝽等主要有害生物诱捕量下降率超过90%,说明项目实施后,林业有害生物明显下降。在此,根据样地调查结 =90%

根据生态效益评估公式,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年生态效益=78.41×16.63%×30%×90%=3.52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35亿元, 保育土壤0.13亿元,固碳释氧0.78亿元,林木养分固持0.05亿元,净化大气环境0.5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0.31亿元,森林康养0.38亿元,占生态效益总值比较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

2023年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经济效益评估,主要包括有害生物致使果园减产的效益和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效益。因此,经济效益的评估公式为:PV2=OA×Prod.×Pest.×Cost。式中PV2表示经济效益;OA表示项目实施区的果园面积;Prod.表示果园平均产值;Pest.表示项目的实施减少的农药使用量;Cost表示农药使用的经济成本。

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果园面积17.3公顷,即OA=17.3公顷。根据《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21》的统计数据, 2020年,北京市林业总产值97.7亿元,年末实有果园面积42507公顷,平均每公顷果园产值为22.98万元,即Prod=22.98万元/公顷。另外,项目实施区的样地调查表明,项目实施区果园2021年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下降0.138吨,即pest=0.138。仲国庆等学者的调查资料显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使用阿维菌素精粉,202012月底阿维菌素精粉报价为61万元/吨,即Cost=61。因此,根据公式,评估的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实施的年经济效益=17.3×22.98+0.138×61/10000=0.041亿元。

社会效益的评估,主要评估由于项目的实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价值,具体包括野外工作人员的工资、防治设备回收人员的工资和防治效果调查人员的工资等。评估结果显示,2023年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社会效益=119.49万元,即0.012亿元。

评估的2023年通州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总效益=3.573亿元。其中生态效益为3.52亿元/年,经济效益为0.041亿元/年,社会效益为0.012亿元/年,分别占总效益的98.52%1.15%0.34%。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66倍。

评估结果表明,北京通州区2020-2023年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评估可以看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对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水平等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加速推广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不仅有利于对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更有利于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手段提高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营建和修复自然林地绿地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实现城市森林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林业管护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森林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成为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森林的林业管护由原先的人工操作被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取代,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农药施放向现代的精准、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并且城市森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也朝着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在规范化、标准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同时,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其城市森林综合效益也显著提高,而且这种现代化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其应用价值也不断得到肯定,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城市森林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正朝着绿色、综合防控、网络化、智能信息化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 发展。

 

(作者:张颖,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爱东,北京市通州区林业保护站党支部书记;胡阳,北京市通州区林业保护站副站长。张东,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森林健康事关市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