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价格破百!这一市场为何火热?
价格破百!这一市场为何火热?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06-17 11:01:02 浏览:2910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424日,在碳汇交易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国碳市场于20217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价格首次突破100/吨,较最初48元涨幅超100%。参与者由过去观望转为积极,意味着碳汇交易的活跃,对推动“双碳”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金融时报》一直关注其动态,本刊在《市场观察》转发4篇相关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分享给关注碳汇交易的企业家等读者。

42415时,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报收100.59/吨,盘中最高价触及101.51/吨,当日成交均价101.05/吨。这是我国碳交易市场,自2021716日正式启动以来,价格首次突破100/吨,较最初的48元涨幅超100%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碳价徘徊”一度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在每年的履约期附近(11月至12月左右),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有明显上升外,其余时间交易相对不活跃,尤其是2022年年初至20237月,碳价几乎一直维持在60/吨以下。因此,“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低”“交易品种单一”“仅有电力行业参与交易”等问题曾反复被业内外人士提及。

那么,此次碳价飙升原因何在?

市场担心配额收紧供需 关系驱动碳价高涨

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碳价冲破百元大关是市场发展至今的重要里程碑,其背后主要原因还是源于碳市场顶层设计的调整对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

“在碳市场启动初期,为避免对控排企业和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配额分配较为宽松,且为免费分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该领域的重要文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暂称《条例》)将于5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当前相关管理部门正在就20232024年度全国碳市场配额的总量与分配方案进行征求意见,有消息称今年的方案将全面收紧全国碳市场的配额供给,并且约束配额结转行为,降低了市场对于碳配额未来供给的预期。业内分析,相关管理部门可能在研究希望解决此前碳配额的过度分配问题,并对可结转至下一年的配额数量设定限制。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高级分析师谭琭玥也对《金融时报》记者谈到,增加市场看涨情绪的最重要因素是碳排放交易配额供应的重新调整。她表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可能会重新调整,收回之前超额分配的碳排放配额。

此外,尽管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通过开展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的交易可以为各行业各类市场主体的节能减碳行动提供支持。但是,目前CCER存量并不充裕,按照5%的抵消比例,在全国碳市场扩容、配额逐渐收紧的预期下,CCER的供应量相对有限。

扩围预期升温催热碳市场交易

年初以来,全国碳市场方面新消息不断。其中,除了《条例》将于51日正式实施,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核算与报告指南等文件也在征求意见,夯实了全国碳市场稳步发展和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基础,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8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我国全部排放量的3/4左右。全国碳市场启动至今,从单一的电力行业扩围到其他几个重点行业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年初以来,国务院和主管部门针对行业覆盖扩容的准备工作进展对外皆做了更为明确而密集的沟通。

例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要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此外,随着生态环境部也明确回应“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各方预期相关准备工作将加快推进。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对《金融时报》记者提到,2024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铝冶炼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具体要求。在其看来,铝冶炼、水泥这两个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技术指导基础日渐成熟,这也提升了业内对全国碳市场的扩围预期。

“将市场参与者扩大到其他行业主体,不仅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将大幅提升,配额交易量、配额交易额将显著增加,合理碳价也更易形成,市场活跃度有望得到改善。”有业内专家表示,碳市场的扩围还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碳市场的减排激励作用,倒逼更多高碳排行业企业采取低碳转型措施。

整体来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叠加前述配额收紧预期,让近期全国碳市场热度升温。“当然,未来碳配额的实际供给情况还要依据最终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与分配方案》中的条款设计,但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逐步加大的政策环境下,全国碳市场碳价在中长期内依旧具有显著的上升空间。”王遥对记者分析称。

(来源:2024-04-29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