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再次发布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笔者通读之后,无不为之振奋,无不为之点赞。
《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至今已一月有余,笔者上网浏览了一番,憾未见到多少点评和解读,这多多少少颇令人费解。社会经济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看能不能坚持优胜劣汰的机制。当今,全球正处于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的临界点。《目录(2024年本)》的出台,将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劲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为了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目录(2024年本)》几乎涉及所有产业门类,共有条目1005条,其中鼓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每一条里还有若干子项,“绿色化”无不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有许多条或直接或间接涉及林草领域。
如何推动这一《目录》尽快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都提出了相应严格要求。
其一,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制订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市场监管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
其二,责成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鼓励类聚焦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领域,强调扶持“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关键技术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有利于产业跨区域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服务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重点鼓励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须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事项。特别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
限制类严禁“四个不”,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须改造和禁止新建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主要从安全、环保、能耗、水耗、质量等方面设置限制条件。对这类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消防、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
淘汰类主要针对的是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严重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安全生产隐患严重、阻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国家明令淘汰的,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金融机构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对不按期淘汰相应条目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国务院不久前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旨在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加速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这对《目录(2024年本)》的有效实施是一个强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