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 聚焦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
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 聚焦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
作者:文/田 阳 雷 蕾 康 娟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3-12-19 16:42:28 浏览:687
字体:
分享到:

/田  阳  雷  蕾  康  娟

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林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林草院校建设发展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于2023923日至24日在南京林业大学组织召开第五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深入研讨教育数字化的核心议题,共谋数字化赋能林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

高层次专家云集  彰显林草教育力量

规模大、层次高,是本次论坛的鲜明特点。参加本次论坛的林草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教育单位近60家,与会代表超过200人,其中院校长有30多位。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长彭有冬在开幕式上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聚焦加快建成林草“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赋能林草高质量发展。林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以数字化发展为切入,推动林草教育路径创新、形态重塑、发展提质。他就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数字化赋能对推动林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二要提升行动自觉,深入探索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实践、新模式。三要凝聚发展合力,深化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常态化学术交流和务实合作。他希望,林草院校要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加快林草教育数字化发展步伐,培养造就高水平林草事业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论坛现场

在讲话中,国家林草局人事司副司长丁立新充分肯定广大林草院校不懈努力,为推动林草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她希望通过本届论坛凝聚思想,达成共识,形成行动路径,推动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她希望,林草院校抢抓数字化赋能提升的战略机遇,将数字化转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高质量人才供给,为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她表示,各方要共同努力,助力林草院校突出行业特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作用,让林草教育事业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东、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赵茂程等致辞。他们表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赋能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顺应时代趋势,抢抓“教育数字化”战略机遇;要把握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服务国家战略,共担“强农兴林”时代使命。

主题报告精彩  直击领域前沿

据悉,本届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大学校长交流报告等多个版块,安排了3个主旨报告,还有9位大学校长做专题交流报告。

国家林草局信息中心主任敖安强在题为“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实践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的基本理念、具体举措,特别是已经建成的成果。他指出,感知系统建设全方位带动了林草工作的技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林草数字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新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突出问题。他强调,要通过抓好感知系统的应用、标准化建设、大数据建设、新技术应用、安全管理等,不断提升林草建设管理水平。各院校要加强沟通交流,更加重视林草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围绕“智慧林业和科技创新”作主旨报告。他从智慧林业基本脉络、基本概念、基本定位、基本缘由、基本观念、基本思路等方面,阐释了智慧林业的六大基本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全国林草科技的十大重要进展,分析了世界林草科技前沿新形势和我国林草发展的新需求。他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林草资源培育经营、林草资源高效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林草重大灾害防控、林草装备制造、城乡美化宜居、重大战略研究、高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十大重点领域,构建高水平林草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动物及林草水类学科协作组组长骆有庆教授以“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体会与建议”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回顾了新形态教材建设历程,阐述了新形态教材的主要特征、林学类课程对新形态教材的对应特点、《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新形态教材建设计划等。他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使高质量教育变轨超车的方法之一,而融媒体、人工智能、AR/VR新教材则是发展的重要趋势。他认为,要以纸质教材为蓝本,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他强调,新型教材应该注重内涵深化并泛化受众,以体现新内涵、重构知识体系、重组内容优化为核心,突出政策引领,拓展教材功能,不断提升编写者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嘉宾演讲

6所本科院校、3所职业院校校长进行交流发言,探讨林草教育数字转型赋能、推动林业草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勇强作题为《新形态新赛道新动能——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林实践》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一是数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必然选择;二是南林推进数字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三是南林大推进数字化教育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全球高等教育正发生深刻的数字转型,南林大以数字化赋能立德树人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开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新征程。他强调,中国林业高等教育要把握数字革命历史机遇,开辟教育数字化新领域,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为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宋文龙作《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 推动林草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报告。他表示,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必然要求教育首先实现数字化转型。东北林业大学围绕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调整学院和学科专业布局、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育人能力、加强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以及资源建设等。他强调,要通过数字化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林业高校更大作用,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在《深入实施“树人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报告中,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介绍了学校的作法。学校系统谋划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生动实践、加快招生就业培养联动、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教学供给需求改革、打造高水平教材体系、强化全方位实践育人。学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把“树人行动计划”作为强教之策、强基之路。他希望,通过数字化赋能“树人行动计划”落地,构建智能化学习平台,促进科教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作《适应数字化变革的林草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报告。他表示,数字赋能已成为现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推动力毋庸置疑。福建农林大学秉持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出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行动目标,正在全面进行核心课程转型升级,将继续统筹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建设新型学院、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加快全校的数字化转型。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作《数字赋能创新机制推动农林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报告。她认为,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林业教育已经从传统林业到数字林业逐步向智慧林业+人工智能时代转变。她所在的浙江农林大学以数字赋能教育教学为支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融合数字技术,推进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研发数字平台、提升教育教学数字化治理,实施基于综合贡献积分的多维评价。

北华大学副校长杨月婷作《发挥涉林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吉林生态建设》报告。她介绍了学校林业数字资源赋能林业生态建设的情况。她表示,学校将立足“一主多样,四新协同”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学科专业同步规划、一体推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争实现重点方面的重点突破。她指出,要致力于林业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培养知林、爱林、懂林、用林、言林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徐岩代院长苏允平作《生态文明引领下数字化赋能绿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她介绍了学校“六化+六绿”的教育数字化改革实践。她说,全球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数字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学校注重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质与生态技能,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数字化的需要。她指出,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促进林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应用型绿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赋能林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祝战斌作《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学变革信息化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报告。他说,学校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打造智慧校园新环境;建设高标准智慧教室,夯实信息化教学基础;建设课程在线教育平台,为线上教学创造条件;深化课程内容改革,确保教学内容先进水平;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模式方法改革等,取得了系列成效。他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要以开放的心态,利用并善用技术,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发展。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文震作《数字化赋能的一站式生产性实训基地》报告。他介绍了基地的背景和特色。学校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智能诊断、智能控灌、智能巡田,做到了生产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实现了学生实验实训数字平台与基地云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战化和场景化的实验实训条件等。他希望,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学校数字化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水平。

这些报告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围绕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刻阐述,既有学术性强的前瞻性思考,也有实践做法分享,更有对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展望,深化了与会代表对数字生态文明、数字教育等宏观认识。

分组研讨互动  碰撞思想火花

与会代表分为四个组,围绕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研讨了数字化背景下的林草教育理念创新和变革发展;围绕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深入研讨了林草教育教学改革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探索。与会代表还就推动共建共享林草特色新形态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进虚拟教研创新、重塑林草教育教学新形态、促进林草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

大家认为,数字化技术能够改变传统教育的理念和范式,重塑高等教育新形态,赋能林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将论坛形成的新共识、新经验和新做法应用于学校的数字化改革实践,着力加强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促进林草高校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与会代表强调,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林草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的广泛参与。希望突出分享共享的数字化特点,发挥各校优势,以虚拟教研室为平台,构建跨校,跨区域教学团队,打造共建,共享,共用的高水平课程及教学资源,形成林草教育质量共同体。

在讨论中,大家表示教育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林草院校要大力强化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重视数字教育与传统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以数字化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加快建立数字化转型课程资源联盟,多校联合构建林草教育数字化合作新格局。

与会代表结合林草职业教育实际,通过思想碰撞,形成了诸多共识。大家认为,深化林草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齐心协力提升林草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必须凸显林草教育特色。要把握数字革命历史机遇,辐射带动全国200多所涉林涉草高职院校,服务于14万职教涉林涉草高职学生,不断提升林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谋共识聚合力  成果导向突出

据介绍,本届论坛注重多方联动,强化成果导向。论坛从筹备之初,与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动物及林草水类学科协作组、全国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林业出版社等支持单位,联合超星泛雅集团、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等协办单位,持续深化学术筹备,形成了以优秀论文征集、论坛共识为核心的论坛成果。

论坛发起了数字化赋能林草教育论文的征集活动,已征集到各校提交的近70篇论文,编审后将由专业出版社出版。

据悉,论坛形成了南京共识。其核心内容包括:要抢抓战略机遇,加强战略谋划,加速数字化赋能林草教育步伐;要把握教育规律,凸显林草特色,提升林草教育数字化能力;要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融合应用,深化林草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要强化协同联动,深化互学互鉴,构建林草教育数字化合作新格局;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殆,不断提升林草教育数字化发展质量,为促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长彭有冬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颁发了“论坛承办突出贡献奖”。据悉,西南林业大学将于2024年承办第六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

倡导绿色低碳  实现零碳会议

本届论坛召开正值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提出3周年的重要时刻。为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引领碳中和办会新时尚,彰显林业和草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研究决定,把第五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办成碳中和会议。在筹备过程中,坚持把低碳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多方面推动勤俭节约绿色办会,借助森林碳汇功能,首次推动实现了碳中和目标。

北京汇智绿色资源研究院核算出了本届论坛的碳足迹。本届论坛包括交通、餐饮、住宿、用电和会议材料等,共计排放温室气体60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注销中国碳汇控股有限公司捐赠的来自福建永安森林管理碳汇项目的等量国际VCS碳汇指标,实现了碳 中和。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首席新闻传播专家、著名绿色传播学者铁铮教授宣读论坛实现碳中和发布词,并为提供碳中和支持的中国碳汇控股有限公司代表颁发 证书。

为本届论坛捐赠VCS碳汇指标的中国碳汇控股有限公司,是我国较早成立的独立开发碳汇及开展碳汇交易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碳汇交易、碳中和相关业务,为各界组织机构提供碳中和服务,是全国领先的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和管理专业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获得国际VCS林业碳汇碳减排量现货及期货已达500万吨左右。

此次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之一。学会将全面落实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与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深度合作,引领林草院校加快构建有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林草教育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2017年开始,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五届,成为林草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盛会。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将办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这一特色品牌活动,在支撑林业草原教育中心工作再发力,在繁荣林草教育学术交流再提升,在搭建合作研究平台出新招,全面深化林业草原教育改革,持续写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林草教育发展新篇章。

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