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以竹代塑”全球行动拉开帷幕
“以竹代塑”全球行动拉开帷幕
作者: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3-12-19 15:29:44 浏览:506
字体:
分享到:

/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去年117日,在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引发社会各界对“以竹代塑”的关注。

“以竹代塑”倡议是减少塑料污染、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行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举措,彰显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担当与务实行动。倡议发出一年来,国际社会“以竹代塑”进程不断推进,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今年117日,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会议研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资源培育、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等关键课题,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以竹代塑全球进程,并取得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的重大成果。

“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发布

一场有关“以竹代塑”的全球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以竹代塑”已成全球共识

“以竹代塑”,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来取代塑料。事实上,塑料廉价、便利、用途广泛,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代塑”呢?

从海洋到农田、从城市到乡村,随处可见塑料污染,它们无法彻底分解和完全再利用。以海洋污染为例,在流入海洋的各种垃圾里,废旧塑料数量最庞大也最难以被降解。数据显示,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占海洋垃圾总重量超过八成。它们随着洋流到处扩散,海面、海底乃至水生动物的体内,塑料无处不在,甚至还导致了食物链里的微塑料污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塑料年产量超过4.3亿吨,其中三分之二塑料制品均为短期使用,很快就会变成废物。塑料垃圾已经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寻找塑料替代品可以说刻不容缓。

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全球超过140个国家明确了禁塑、限塑政策。经多年研究,各国一致认为,竹制品可以替代塑料制品,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竹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且韧性好、种植便捷、可降解,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

“以竹代塑”倡议发布一年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并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国际竹藤组织筹集专项资金启动了“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50个成员国中,选取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厄瓜多尔、巴西6个国家进行试点。项目涵盖了资源管理、加工利用、评价推广等多个层面,在全球范围试点和示范以竹代塑全链条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国际社会对竹资源价值和潜力的认识。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成员国代塑竹产品研发的空白,提升了代塑用竹林的选育和培育技术,对增强成员国以竹代塑能力建设和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同创新,推动以竹代塑全球进程”为会议主题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多个国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界代表参会,共商“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与合作大计。

厄瓜多尔中央大学研究员乔纳森·保罗·甘博亚·特鲁希略和菲律宾竹基金会主席埃德加多·卡洛斯·曼达,分享了“瓜多竹加工废弃物制备大型真菌生产生物质代塑材料”和“竹纤维纺织品替代合成布料的菲律宾经验”,并介绍了厄瓜多尔和菲律宾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竹资源自然分布和研究应用情况。

多位专家还就食品包装材料、汽车内饰、竹纤维纺织品、农用地膜等领域的创新研发进展和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专家一致表示,竹类纤维细长、硬挺、壁厚腔小、密度大,具有可降解、可再生等天然特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竹日用品、竹缠绕管、竹浆模塑产品等,以竹代塑产品发展潜力巨大,对利用竹子应对塑料污染富有信心,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现场

竹藤是绿色、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在推动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就业增收、扩大南南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竹藤资源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应大力推进以竹代塑,让竹产业惠及更多国家。因此,“以竹代塑”国际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在《“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中,发布方在“以竹代塑”倡议基础上呼吁相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教育机构等,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纳入“以竹代塑”元素,共同推动减少塑料污染。

这一行动计划提出了加速支持措施的出台、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鼓励创新领域的探索、推动市场机制的发展等多项目标。具体行动包括:鼓励将竹子纳入国际和地区层面的塑料污染防治或塑料制品替代政策、战略、法规、发展规划等框架中,促进“以竹代塑”产品的使用;强化成熟“以竹代塑”产品的生产转化及新型“以竹代塑”产品的开发研究,推动“以竹代塑”产品的应用多元化;支持竹种选育和基地培育,建立或优化竹材仓储及运输体系,促进竹材高效生产,加强原材料可持续供应;支持制定统一的“以竹代塑”产品国际标准体系,鼓励出台国家标准、认证规则和标识,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消费信心等。

我国政府相关人士指出,中国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南南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 方案。

“以竹代塑”的中国行动

我国是竹资源和竹产业大国。目前,主要竹产品有上万种,分布于日用制品、工业制造、建筑建材、农业生产等十几个领域。发挥竹材优势,开发竹质代塑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竹子都可以在哪些方面替代塑料呢?专家介绍,目前竹子能够替代塑料的领域,首先是餐饮业中所用到的餐具,比如中国传统的竹筷子。其次在很多家居内饰领域,比如凉席、案板等,都可以用竹子制作。另外,竹子可以用作各种板材的原料,坚固程度也很高。除了可以制作日用品,竹产业还从粗放型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有些产品甚至突破了人们的想象。

浙江省安吉县是著名的“中国竹乡”,其竹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安吉在“以竹代塑”倡议下,以竹林碳汇综合改革为契机,以竹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形成了竹产业振兴与治理塑料污染的双赢局面。

在全国率先印发《安吉县鼓励以竹代塑加快推进竹制品创新应用推广的实施意见》,鼓励行政、住宿餐饮、生活服务、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使用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深化“以竹代塑”绿色环保理念。同时,制定《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试行)》,县级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竹制品推广,其中100万元用于竹餐具(竹茶具)推广。

安吉县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积极将竹材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和一次性使用产品等领域,推动产品开发,保障“代塑”市场占比。目前,全县“以竹代塑”生产企业总计100余家,行业占比30%左右,培育规上企业10家,主要集中在竹户外地板、竹一次性餐厨用具、竹日用品、竹小家具等领域,2022年销售总额12.5亿元。

安吉县的竹产业发展是我国其他竹乡的缩影。

竹产品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协同推动下,福建、浙江、贵州、广东、四川等主要竹产区各级政府紧密结合当地竹产业实际,统筹谋划,调整结构,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以竹代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政策引导下,相关企业抢抓机遇、快速跟进,加大投入、创新研发,在促进原有生产技术与工艺更新迭代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代塑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四川省兴文县设立以竹代塑科技产业园,16家相关企业相继入驻,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以竹代塑产业链,产品涉及竹浆、竹纸、竹炭、竹纤维、竹家具等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以竹代塑产品系列

国际竹藤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竹产品对外贸易量居世界首位,在竹产业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中国是竹资源品种最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最悠久、竹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中国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品种类繁多,发展极具活力,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纺织、食品等行业领域,为世界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启动了“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以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抓好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应用拓展等全链条全要素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以竹代塑”动能、产能、效能,助力减少塑料污染。

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重点场景替代、特色地区引领等七大重点行动,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开展技术研发、产品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夯实当地“以竹代塑”发展基础。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显著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据统计,我国现有竹子837种、面积756万公顷,年产竹材1.5亿吨,涉及20个省份,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广东、广西、安徽等8省区竹资源面积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90%;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2022年的415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按照竹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在以竹代塑产品展上,记者看到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刀叉勺等日用制品,竹缠绕管道、竹纤维汽车内饰件、电子设备外壳等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琳琅满目。

相关专家指出,要立足全球视野、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利用竹子资源和材性优势,从定向培育、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开发以竹代塑创新技术及产品、科学系统评估产品价值、设立以竹代塑科研专项等5个方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竹产业变革,以先进技术驱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绿色低碳经济作出更多新贡献。

国家林草局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积极推动“以竹代塑”倡议落实,围绕“两个行动计划”确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一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破解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瓶颈;二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推进以竹代塑全球行动共同力量。

贵州赤水竹林  耿国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