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学渊
“我家种了6亩的黄太平小果。还没到采收季节,果子就从树上往下掉。我急火火地去了四合永林业站。一个不知道姓名的技术员用自己的摩托车驮着我到我家地里,教我买啥肥、如何浇水,说完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有用的林果技术明白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的果农王莹告诉笔者。
王莹所说的林业站,是国家设置在基层的唯一的林业和草原综合管理机构,是林业和草原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林业和草原部门联系广大林农的桥梁和纽带。林业站承担着满足广大林农兴林增绿、依林致富的实际需求的重任,在解决农村林业公共服务、落实“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崇礼区林业站护林员
传统的望火楼
火灾扑救
农民身边的林果技术明白人
王莹所在的四道沟乡非常适宜发展林果产业,隶属于四合永林业站的管辖区域。林业站指导当地农民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了5万多亩黄太平和金红苹果,全乡人均拥有果树3亩多,四道沟也成为了远近知名的果树专业乡。
近年来,由于一些果树树龄老化、丰产管理技术跟不上等原因,导致果品品质和产量急剧下降,部分农户出现了“打退堂鼓”和“转行”的念头。
面对这一难题,2017年以来,四合永林业站组织技术人员到与围场县纬度接近的辽宁铁岭市、赤峰市宁城县等地学习考察,成功引进了“寒富”苹果新品种及果树高接换优、果园覆草、自由纺锤型管理等新技术,对四道沟乡的老旧果树实施了全面改造提升。
林业站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把“寒富”苹果种植技术和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教给果农。2019年,“寒富”苹果已挂果,果品品质和价格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果农的收益。
在此基础上,林业站创新工作思路,用典型引导果农调整产业结构,利用自家闲散土地培育果树大苗产业。林业站从内蒙古、辽宁等地引进客户。多年来,累计为四道沟乡、四合永镇400余户果农销售“金红”、“黄太平”、“香果”等果树大苗200余万株,销售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让这个果树专业乡重新擦亮了品牌。
与围场县毗邻的隆化县汤头沟林业站把培训农民林业技术能手作为加快推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林业站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组织专家授课、实际操作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当地林农学习掌握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生产常识,学习应用种苗培育、林果栽培、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等林业实用致富技术,使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林业技术能手。
林业站通过抓点带面的方式推广实用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技术推广活动。一个站一年抓3个示范村,职工每人抓3户示范户,以少带多拉动全区的林业科技推广,达到林业提质增效,林农脱贫增收的目的。
在河北,像四合永、汤头沟林业站这样的基层林业站不胜枚举。林业站通过抓点带面,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技术推广活动,被当地农民称为“技术上的明白人,老百姓贴心的服务站”。
据河北省林业工作站总站管理科科长荣艳菊介绍,全省有市级林业工作站9个、县(市)级林业工作站管理机构130个、乡镇林业站1204个,其他涉林机构587个。2021年以来,在总站积极推动下,许多市县基层林业机构稳步恢复,进一步稳定了基层林业站机构。
荣艳菊说,“我们把做好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和科技中心站建设项目,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升乡镇林业站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2020年国家林草局下达的15个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了国家验收。2021年度下达的16个标准化林业站已完成省级验收。2022年度下达的25个标准林业站正在顺利实施。截止2022年底,全省有122个乡镇林业站达到国家级标准站建设水平,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这对带动全省基层林业站建设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河北省林业站总站副站长王志彦说,“基层林业站是我们的‘宝贝儿’。我们要让现有的林业站切实负好责任,让林业站真正成为林农果农的贴心人和服务员。”
护林员每天报告火情
据他介绍,总站准确掌握全省林业站现状及年度动态变化情况,不断提高全省林业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夯实林业站发展基础。第一步是恢复机构,第二步是强化标准站和中心站建设任务,第三步是对全省三级林业站管理机构、职工队伍、基础设施建设、职能作用发挥情况和乡村护林员情况摸清底数,加强培训,搭建工作和交流平台,让林业站真正发挥作用。
资源保护的最前哨
灰布工装、印有“护林防火”字样的袖套,代表了她的身份。65岁的农民敖玉英每天走在巡山路上。天不亮就起床,先到自己管的沟、管的坡上去巡查一遍。回家吃完饭后又去巡视。一年365天不休息,一片几千亩的山林,每天都在重复地走,一走就是九年多。
敖玉英是滦平县中兴路街道办事处桥东社区的护林员。2013年10月,她经过选拔考核成为乡村护林员,负责对南沟和上沟两条沟四面坡的林木进行防护。
南沟长2公里,上沟长6公里。秸杆乱堆乱放极易发生火灾。她凭着一股子韧劲,凭着责任心,一户一户动员,终于让居民都把秸秆搬到了安全的地方。春节、清明节前后十天、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都是当地农村集中上坟的日子。每逢这些日子,敖玉英都起得更早,天刚蒙蒙亮就来到检查站,逢车就拦,见人就问,检查上坟祭拜带的物品,劝说大家不要烧纸。在检查站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有时太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学历不高的敖玉英手工绘制了一张坟地位置图,将坟地的户主姓名、所处位置全部标记清楚,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示给上坟的人,告诉人们如果出现火警,应该负哪些责任。谁家有丧事,敖玉英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边帮忙、边叮嘱,还跟到坟地做好看护工作。就这样,她做护林员9年,管辖的区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赞皇县许亭乡都户村护林员张孟立干防火干出了许多窍门。立足当地林情,他总结了十多条容易成为火灾隐患的地方,针对性抓宣传。天天用村里的广播、板报,用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教育人,用大家都听得懂的家长里短讲防火的大道理,宣传工作做得深入、到位。
井陉县的梁俊庭在自家承包的山场担任护林员,把防火投入与造林投入放到同等位置上。投资建3座固定防火宣传碑,制做8个防火宣传牌,悬挂60条防火条幅、张贴500条防火标语。在他承包的荒山周边,清除杂草枯枝,整理出宽5米、长8000米的防火隔离带,购买了铁锹、喊话筒、灭火器等。每到防火季节,全家老小齐上阵,在山上吃住,日夜看守。20多年来,他承包的山场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林业站是防火第一前哨,护林员就是吹哨人。目前,河北省共有乡村护林员73137人,专职护林员45817人、兼职护林员27320人,共管护林地498.73万公顷。他们为全省林草资源管护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国家林草局连续3年对河北防火工作给予通报表扬。
张家口崇礼区对所有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巡逻区域责任到人,做到全乡管理区域无死角;与常住村民签订十户联防责任状;与重点人员的监护人签订监护人责任书;对辖区内变压器、坟墓按经纬座标建立台账,明确防护责任人。
赤城县白草林业站的护林员苏永在护林中看到使用“天网”盗捕飞鸟的情况,都会及时拆除,受到威胁也不妥协。从事护林员以来,他拆除了几十张“天网”。他管护的山林里,看不见“天网”的踪迹,鸟类数量、种类明显增多。
李海是涞源县走马驿林业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每天的任务就是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宣传政策、护林防火。
“我的辖区是走马驿林业站周边60公里的范围。我每天要走两三万步,摩托车至少要开60公里。最忙的是每年的3月初至‘五一’前后,主要任务是防火。其他的时间干林业局其他所有的活......”
小李所说“其他所有的活”是:林业方针政策及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资源调查、档案管理、造林检查验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森林保险等工作;为群众办理林木采伐等行政许可受理、审核和发证工作。
赤城白草林业站狠抓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落实监测责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这个站明确各测报点的主、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及责任人,加强村级森防员管理,形成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测报人员职能,做好春季虫情调查工作,以实现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早发现、早防治,小灾不出村、大灾不出县”的管理目标。同时对重点工程区、生态旅游区、城区通道等窗口部位实施重点监控,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杨柳树腐烂病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测报、一周一报制度,及时掌握全县虫情信息,及时发布虫情动态信息。
近年来,白草林业工作站共完成了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共完成造林面积46900亩。
农民家门口的小林业局
正如李海所说,林业站真的就像“小林业局”。在机构改革中,许多地方的林业站被撤销,林业局一下子没有了“腿”。许多果农习惯于有技术问题找林业站时发现机构没了、人换岗了,办理林业有关手续不知道上哪里、找谁办?
为进一步稳定基层林业站机构,河北省林业工作站总站积极与森林资源丰富、地方领导重视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鼓励他们向当地机构编制部门汇报情况、争取在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实现稳机构、定人员的目的。
省总站竭力推,地方努力找,一个市一个市做工作,一个县一个县进行协调沟通。承德县率先在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在这个县的带动下,承德市的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滦平县等5县132个乡镇和秦皇岛市的青龙县、卢龙县全部乡镇,昌黎县4个乡镇相继在乡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了林业站牌子。保定市全市推进,所有县区全部在乡镇加挂了林业站牌子,进一步稳定了基层林业机构。
省总站一方面将加挂林业站牌子的市、县作为典范,通过信息、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经验做法,为其他市县推动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将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作为申报建设标准化林业工作站的重要参考指标,充分调动各级林业部门落实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工作的积极性。
保定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市林长办将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列入年度考核任务,督促指导各县加快恢复基层林业站机构。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工作站牌子252个,从零到全覆盖,基层林业站机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止目前,河北全省独立建站的乡镇52个,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加挂林业站站牌的乡镇495个。
2022年,河北全省乡镇林业站参与完成新造林9.49万公顷,其中重点工程造林4.97万公顷,育苗0.95万公顷,森林抚育10.07万公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30.35万公顷。全省受委托行使林业行政功能执法权的林业站共115个,214人有林业行政执法证。乡镇林业站今年共办理林政案件266件,参与调处林权纠纷192件,受理林业承包合同纠纷81件,积极有效的协调解决了基层林农的各种纠纷问题。
全省有73个乡镇林业站开展了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指导扶持林业经济合作组织804个,带动农户3.57万户,累计培训林农11.25万人。全省乡镇林业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开展造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办理林政案件、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宣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等业务,为全省林业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农们高兴地说“小林业局又回来了。”
落实林长制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林业机构建设,做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河北省印发了《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方案》,并将“县乡两级林业草原工作机构建设”作为加分项纳入了考核范围。
在林长制考核过程中,许多县的林长们都表示,“最熟悉林情的是护林员,对林业情况最熟悉的是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他们带着我们巡林特别靠谱。”
在林长制考核工作的有效带动下,河北省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基层林业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机构建设、人员队伍等多方面加大了对基层林业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加速了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工作的落实。
河北省林业总站因势利导,把推进林长制建设作为契机,大力促进乡镇林业站机构建设。制定了全省林长制考核中林业站建设的考核评价标准。以推进林长制建设为契机,努力恢复基层林业站机构。
河北省林业总站负责人称,正在积极争取将基层林业机构建设纳入林长制工作考核项。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全省基层林业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
林场 孙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