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绿水青山之美
文/开 轩
2019年8月4日,来自北京、浙江、青海、江西、陕西、江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青少年来到浙江省开化县钱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绿色中国小记者。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钱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国政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为小记者代表戴上了小记者证。
采访手工老艺人
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由全国政协倡导成立的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发起,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遗产地、海洋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中,利用现有设施改造或规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以弘扬生态价值观为主题,开展自然教育和研学活动,推动青少年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绿色中国小记者营的开办就是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公益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青少年中弘扬生态文明,传承绿色理念,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增进户外自然教育。
绿色中国是中国绿色传播机构,旨在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共建美丽中国。在与小记者交流互动中,绿色中国杂志社负责人说,这是一个绿色理念传播的大家庭,从成为绿色中国小记者的那一刻起,你就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你的肩头就像红领巾一样赋予了共筑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在绿色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像徐凤祥奶奶这样全国闻名的生态学家,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的资深记者,有全国著名的影视歌公益明星。他们都是每一位小记者的老师和朋友,大家在绿色中国这个大平台里互动交流,传承绿色理念、完成公益行动。
来自中央新闻媒体资深记者和小记者们互动交流
作为一名绿色中国小记者,要用怎样的行动来践行光荣的使命呢?该负责人认为,首先是勤,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要注意自己学习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周边的环境等等,比如垃圾分类,我们要注意身边的垃圾怎样分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分类,这样分类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等;再比如身边的公园,我们要注意观察公园中的植物、树木,了解它们的名称、属性、特点等等,因为公园的植物组合之中除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外,还有苔藓、地衣、蕨类等等,每一个植物群落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获得知识和传承绿色的能力。其次是记录,要用手中的笔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完成小记者的使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感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度,使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绿色中国》杂志负责人说,我们会关注每一名绿色中国小记者,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绿色中国》杂志、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图文频道、绿色中国小记者公众号都是小记者文章的发表平台。我们会有资深媒体人组成的导师队伍定期点评大家的作品,使大家从中受益。我们会以“童眼观生态”专栏的形式推出小记者的优秀文章。我们还将按季度进行好文章评选,并于年终颁奖。我们还会在暑假寒假期间邀请小记者参与全国三亿青少进森林系列活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说,我们要及时跟踪国内外青少年自然教育前沿,充分发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特色,把我国最典型、最具传承价值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科学谋划、精心设计研学的主题和内容,将其努力打造成青少年户外研学教育的品牌活动,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认识奇妙的野生动植物,体验生物多样性的情趣,切实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在充分汲取自然生态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态意识和责任 担当。
绿色,是生命之色;森林,是生命之根。在开营仪式结束后,来自人民网、中国网、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绿色中国杂志等中央媒体的记者走到小朋友们中间,与绿色中国小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新闻观和采访故事。
在绿色中国的小记者当中,瘦瘦高高,活泼好动的胡纬峰是比较活跃并受到特别关注的一位,他是来自杭州滨兰实验中学的学生。这个假期,胡纬峰选择走进森林,来一场自然之旅。
胡纬峰说:“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有关小记者的知识,比如说采访时要注意哪些具体采访的内容。我特别感谢来自中央媒体的资深记者给予我们这些小记者的指导,这让我非常的激动,这次活动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拓宽了我的眼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我非常感谢活动的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像胡纬峰一样,其他小记者们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会将参加绿色中国小记者的体会和感受分享给家人和同学、朋友,让更多人通过绿色中国小记者这个平台学习知识、提升自我、传播公益,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既做一名亲近自然的实践者,也成为一名仰望星空的思考者。
守护自然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