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宏璟
济南市现有森林面积434.3万亩,其中高火险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85.69万亩,以松柏类针叶林为主。全市有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南部山区等10个森林防火重点区县,67个重点街镇、12处山区国有林场。近年来,济南市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林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方针,加强“制度标准、火灾防控、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责任追究”等5大体系建设,形成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域防火”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格局,筑牢了济南森林安全“防火墙”,连续三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济南作出了突出贡献。
细化制度标准,一份恪尽职守的守护。健全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工作标准体系、责任标准体系和责任追究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森林防火严禁野外违规用火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树枝树叶、杂草等行为。明确林长责任。结合林长制建设,印发《各级林长森林防灭火责任》,加快建立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每块林地都有四级林长负责管理。完善联防联控体系。与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与泰安等市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作战等联防联控机制,协助泰安市成功扑灭“2·19”森林火灾,有效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
强化源头防控,一份防患未然的守护。注重源头预防。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森林防灭火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做到抓全面无死角、抓重点无盲区。科学划定管护区域。对全市2396名护林员加强规范化管理,筑牢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线。各重点林区逐一与林内林缘的村民、经营户签订禁火责任书,推动森林防火责任到村、到户、到人。强化预警监测。市森防指办公室加强森林火险形势研判,联合气象、宣传等部门,及时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全市设临时检查(宣传)点2200余处,8200余名网格化管理人员严防死守,对春耕、祭祀、踏青游玩的车辆、人员强化检查巡查。
△森林防火演练
深化宣传教育,一份润物无声的守护。加强媒体宣传。联合市委宣传部及济南日报、济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高强度高频次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警示案例。加强社会宣传。在春节、春耕生产和清明节等重点时段,发动街镇、村居,针对返乡人员、放假学生、春耕人员、进山游客、祭祀群众等,深入开展“禁烧禁放”“文明祭祀”“文明踏青”等主题宣传,做到铺天盖地、不留死角。创新宣传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通过开通网上祭扫通道、召开村民座谈会、组织志愿者宣讲等形式,推动防火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2022年,全市粉刷张贴标语横幅近2万条,张贴禁火通告7000余份,签订“禁烧”承诺书57万余份,发放鲜花27万支、明白纸25.5万份,出动宣传车1.8万台次。
实化能力建设,一份倾注心血的守护。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巡山护林、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市对各区县、国有林场630人的森林消防直属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24小时处于备战备勤状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编制《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全市已建成林火视频监控301处、智能语音卡口2129处,水源地1100处。健全林火监测体系。整合全市林火视频监控资源,运用“智慧林火”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初步形成视频监控、卫星遥感、高山瞭望和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实现了火情“早发现”。
严化责任追究,一份饱含担当的守护。逐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追责”,根据人员调整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完善“区县领导包街镇、街镇干部包村居、村居干部包片、护林员包山头”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强化督导检查。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成立20个巡查工作组,对67个重点街镇不间断巡查暗访,下派80余名干部蹲点驻守,协助基层抓好“禁烧”宣传、检查指导等工作。2022年,全市累计派出督查组8740余人次,督导检查1800余个行政村;驻街镇蹲点干部坚守一线65天。坚持严管重罚。联合公安等部门,对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坚持零容忍、重惩处,将森林火情、火灾列入林长制年度绩效评价。
大地的恩赐,藏在每一抹绿色里;赤诚的初心,融入每一份使命中。济南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林长制为抓手坚决落实森林护林防火责任,用向下扎根的坚守,凝聚向上生长的力量,用踔厉奋发的干劲,守护生生不息的葱茏。(《绿色中国》202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