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猴年说猴
作者:林岩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0 13:47:13 浏览:459
字体:
分享到:

  吉羊交班,金猴就位,十二载轮回,农历丙申猴年悄然到来。作为与人类有着亲缘关系的动物,猴以其机智、轻灵、黠慧、敏捷,深为人类所喜爱。在我国,猴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泛称,有猿、猱、狨、狖、蒙颂、山魈、参军、王孙等多种称谓,我们通常所说的猴子,指的是猕猴。

2016农历丙申年发行的猴年邮票

  世界上最大的猴子是生活在非洲大地的狒狒,成年体重可达百余斤;最小的猴子叫狨猴,也称拇指猴,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的热带丛林,初生的小猴仅有蚕豆大小,长大后身高也只有10厘米左右,体重不足100克。

  我国武夷山地区曾经有一种墨猴,体重仅有200克左右。《武夷山志》记载,王孙似猴而小,大仅如拳。相传,这种拳头大小的墨猴受到许多文人的宠爱,经过训练,可以为主人翻书、拿纸、研墨、捕捉蚊虫。主人离开书房,墨猴会把砚台舔干净,然后蜷缩在笔筒或抽屉中睡觉。

  猴子虽然没有家禽家畜那般与人类亲近,但经过训练,猴子可以为人类做一些高难度的工作,如采野茶、摘椰子、送信、导游、牧羊等,还可以穿戴上衣帽骑在马上演一些滑稽的参军戏,或杂耍的猕猴戏,供人类娱乐。

2016年发行的猴年纪念币

  古代贵族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中的侯与猴同音,人们期盼过上富贵的生活,所以创作了许多关于猴子的绘画,取其谐音,寓意着美好的未来。如一只猴子手捧官印骑在马上,意为马上封侯;一只老猴背着一只小猴,表示辈辈封侯;猴子爬向枫树挂官印,含封侯挂印之意。

  关于猴子的成语典故颇多,如沐猴而冠、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等。《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十分感人的典故。公元346年,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嚎,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宋代范成大诗作《八场坪闻猿》中说雪涧琴心未是悲,须写峡中断肠时,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我国第一枚猴邮票是1980农历庚申年发行的猴年邮票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猴子的描述。《诗经·小雅》有“毋教猱升木”之语,就是说,猴子天性善于攀缘,不必要谁来教导。诗歌作品中,三峡两岸的猴子十分著名。如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宋代郭茂倩的《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元代宋无的《猿》:巴峡闻声愁断肠,冷泉照影绿荫凉。

  最为著名的猴子,非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莫属。《西游记》中,孙猴子聪敏活泼,忠于职守,嫉恶如仇,是正义和完美的化身,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劫难,助师父唐僧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大闹天宫时,孙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掌管天马。弼马温并非吴承恩的信手拈来,实为取“避马瘟”的谐音。中国古代商人在西南高原上行商,驱赶马帮用以长途贩运货物,马帮要携带一只猴子。据说猴子对骡马瘟疫相当敏感,可以通过嗅觉帮助商人及时发现病马,防止瘟疫扩散,不啻为商人的吉祥物。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猴年到来,愿人类善于运用聪明智慧解决一个个世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