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生命的延长与人类亚健康
生命的延长与人类亚健康
作者:Virginia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5 16:40:15 浏览:391
字体:
分享到:

《2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0)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等机构主要协调,全球50个国家300多研究机构500多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历时5年时间进行的一项全球疾病研究的成果。这项研究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等六所学术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完成,共调查了187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平均寿命与生活质量情况。该研究使用了一系列新颖的方法和指标,对全球健康问题进入深入了解和分析,对未来医学界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12年12月,这份全球健康全景报告震撼出炉。然而,这份里程碑式的新报告却使用了大量事实,直指全球疾病负担问题。

人类健康史上的恢弘巨著

这个所谓最详细、最权威的《2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报告发表在2012年12月15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期刊上。研究者们希望它能够引发人们对“政策制定者、捐赠者和研究者如何分配资源以帮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的反思。

这项研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完成——是“一项巨大、有雄心、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试图描绘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所有死亡和疾病”。GBD 2010研究报告由7篇文章组成,共194页,研究了流行病学、291种疾病带来的健康损害、187个国家的损伤类型以及多达1160种的长期影响,并分析了1990年至2010年间的残疾和死亡变化情况。研究人员还使用基于复杂统计学的新计算机模型排列了全世界21个地区20岁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以及确定了67个潜在危险因素。

同时,该研究还罗列了评估的不确定区间,这为一个之前依赖模糊数据的研究领域带来了科学精确性。

研究人员在对187个国家,20个年龄组中进行的一项235种死因调查中报告指出,虽然非传染性疾病占1990年死因的50%,但在2010年,这一数字几乎占到了2/3。2010年缺血性心脏疾病和卒中造成近13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4,而1990年仅为1/5。同样,癌症死亡人数,已增加了38%,在2010年造成高达800万人死亡。在研究期间,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一倍,在2010年达到了130万。

在追踪与67个风险因素有关的疾病负担的第二篇文章中,华盛顿州西雅图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出示的分析报告说,2010年前两名的疾病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和吸烟。早在1990年,这两个危险因素排在第4和第3,而20年前,最重要的两个危险因素则是儿童体重不足和家庭空气污染。在2010年,高血压估计造成940万人死亡,烟草(一手烟或二手烟),估计已造成630万人死亡。高血压、吸烟尤其二手烟和饮酒已经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前三位主要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体重不足已从第一位降至第八位;而高的体重指数,1990年占第十位,2010年占第六位。高的总胆固醇,1990年排名第14位,2010年实际上下降一个点,为第15位。相比之下,高空腹血糖水平在1990年占第九位,二十多年上升至第七位。

在全球范围内,与过去20年相比,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已上升了约20%(分别为11.1和12.1岁),这反映了营养不良和传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往往造成儿童和年轻人死亡)的下降。预期寿命提高也部分说明了死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人数增多。

非传染性疾病大肆盛行

早在二十多年前,世界银行出版了一份被誉为分水岭的报告《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健康投资》。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家、现就职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Alan Lopez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负责人Murray共同完成了附录,并介绍了GBD的概念。Murray和Lopez希望能“量化健康人生的所有损失”,并将瘫痪、抑郁、失明等非致命条件也考虑在内。他们设计了一种名为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测量标准,这种标准将因绝症或致命伤害减少的寿命与残疾后生存的年限相结合。

起初DALY饱受争议,它揭示出令人吃惊的结果。例如,根据1993年的报告,精神病在全世界带来了比癌症更高的负担。

而这份GBD2010研究报告着眼于从DALY到风险因素、死亡原因、疾病与损伤,以及如何衡量非致命性疾病严重性等各方面问题。其中包含的表格、地图、柱状图表等揭示出众多有趣的结论。例如,1990年~2010年,尽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直线下降,但是更多的人遭遇精神疾病和背部疼痛的困扰。艾滋病从1990年致死原因的第35位一跃成为2010年的第6位。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健康损耗”越来越多。痢疾和疟疾等许多传染性疾病影响持续下降。同时,许多发现也让人十分困惑。结核病死亡率突然下降。2010年在生育年龄段男性人群中,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占10.7%,在相同女性人群中仅占0.5%。 

与此同时,地理偏差也同样明显。1970年~2010年,生育年龄段人群的死亡率在俄罗斯变化很小,但在非洲南部却飞涨,相反地在富裕的国家该死亡率在下降。诸如自杀等自我伤害在寿命年限减少的最普遍原因中占第13位,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却十分少见。酗酒在苏联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产生毁灭性影响,这些地区人们常饮酒过量,并且酒精饮品质量较差。

英国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LSHTM)负责人、流行病学家Peter表示,他对时间转换的兴趣大于绝对数值。“我不关心一种疾病到底导致了150万人死亡还是160万人死亡。”Piot说,“更重要的是,世界发展趋势如何,我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什么。”GBD专家小组成员、LSHTM公共卫生工程师、水源和环境卫生研究专家指出,不安全的水源和恶劣的卫生状况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没有哪份健康研究报告会像GBD那样详细精准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衣食住行。而这些细微的数据变化,又恰好揭示了人类目前不得不正视的局面:工业化文明带来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亚健康。研究中指出,2010年最突出的膳食危险因素为水果摄入量低而盐摄入量高。超重或肥胖从1990年的第十位危险因素升至2010 年的第6 位;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从第14 位降到第15 位; 高血糖则从第9 位升至第7 位。在东欧、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饮酒是疾病负担最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则是大部分亚洲国家、北非、中东和中欧地区的主要危险因素。

当肥胖比饥饿更严峻

作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肥胖远比饥饿更具威胁性,是世界首位致残因素。华盛顿大学卫生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的研究员说:“我们经研究发现,全球死亡率变化最大。儿童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下降,这归功于普及良好的免疫接种。然而,肥胖成为全球儿童健康主要威胁,影响深远,并成为全世界诱发糖尿病的主因。”这也是在过去的20年里,营养问题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首次发生逆转,由不足变为过剩。

该研究报告显示,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令人担忧的肥胖问题,过去二十年全球肥胖增长率高达82%。中东国家肥胖问题尤其突出,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100%。根据该报告,目前高BMI(身体质量指数)带来的全球卫生负担已超过饥饿对人类的影响。该报告也首次披露了如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居于劳动力致残病因榜首。

很多健康问题都与肥胖有关,如果我们能降低肥胖率,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疼痛都会相应减少。

GDB2010研究该报告称,目前人类寿命与1990年相比更加长久,男性平均增长10.7年,女性平均增长12.6年。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延长这些年的生活质量并不好。根据这项研究,平均来看,人们过去14年饱受疾病或疼痛困扰。研究人员寄希望于发达的医疗技术来保障人类长寿无忧。

研究员说:“我们已经想办法使中风病人摆脱后遗症折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心脏病死亡率也下降了70%。然而,心脏病确诊率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说,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达到全球性“流行”的程度,就像是一个“缓慢的灾难”,最终可能会全球性爆发。

为此,多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一项“官方宣言”旨在遏制非传染性疾病的上升趋势。这是继十年前应对艾滋病之后第二次就健康问题召开的联合国特别会议。事实将证明,关注从治疗非传染性疾病到预防之,必定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自1990年首份《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完成以来,人类预期寿命稳步攀升。1990年,男女预期寿命分别为62.8岁和68.1岁,201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7.5岁和73.3岁。过去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儿童疾病。如今,除了南部非洲部分地区之外,全球儿童大多都能够健康步入成年,而且有足够的粮食。但是,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健康,并且是“带病生存”,包括各种慢性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受伤及肌肉骨骼疾病等,健康负担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营养过剩、二手烟和空气污染等非传染性疾病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残害着我们的健康。

人类活着却病着的状态或许已经不那么新鲜,“亚健康”也早就不是什么陌生词了。当面对这个因为资源掠夺、生态失衡、人口大爆炸和环境恶化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地球时,我们或许才会慢慢明白,高科技手段能延长人类的寿命,却无法提高生命的质量。如何分配资源,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帮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地生活下去,是一项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浩大工程。